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在今天,鲁迅意味着一种…
鲁迅仍是教材选收篇目最…
中国文学中的历史时间—…
看鲁小札:教科书中“鲁…
语文课文应该怎样选? 为…
吴乃华:鲁迅如何剖析国…
人文世相·鲁迅爱蛇
鲁迅为什么走下圣坛?
误读鲁迅:抛弃真正价值…
意识形态作祟?鲁迅触动…
最新热门    
 
鲁迅之为中国左翼文学的中坚——编《鲁迅著译编年全集》之一得

时间:2009-9-9 10:42:05  来源:不详
,恐怕是不为无益的。”假如要给鲁迅文学生涯和思想进程的中、后两期划一界线,应该在译完《思想,山水,人物》与开译《文艺政策》之间。

 

  1928年8月10日,鲁迅在《文学的阶级性》中说:“我对于唯物史观是门外汉,不能说什么。……我只希望有切实的人,肯译几部世界上已有定评的关于唯物史观的书——至少,是一部简单浅显的,两部精密的——还要一两本反对的著作。”随后他自己努力做了一些工作。1929年1月20日,鲁迅翻译卢那察尔斯基《托尔斯泰之死与少年欧罗巴》,是为所译《文艺与批评》一书中的一篇;2月14日,译完片上伸《现代新兴文学的诸问题》。所谓“新兴文学”,亦即无产阶级文学。4月20日,所作《〈壁下译丛〉小引》有云:“后面的三分之一总算和新兴文艺有关。”4月22日,“夜半译《艺术论》毕。”10月12日,“夜译《艺术论》毕。”前一种系卢那察尔斯基著,后一种系普列汉诺夫著。鲁迅后来说:“我有一件事要感谢创造社的,是他们‘挤’我看了几种科学底文艺论,明白了先前的文学史家们说了一大堆,还是纠缠不清的疑问。并且因此译了一本蒲力汗诺夫的《艺术论》,以救正我——还因我而及于别人——的只信进化论的偏颇。”(《〈三闲集〉序言》)

 

  以上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鲁迅的文学作品翻译。他先翻译了不少苏联“同路人”之作,如雅各武莱夫的《农夫》(1928年10月27日译)、伦支的《在沙漠上》(1928年11月8日译)、理定的《竖琴》(1928年11月15日译)、费定的《果树园》(1928年11月20日译)、皮里尼亚克的《苦蓬》(1929年10月2日译)、扎米亚京的《洞窟》(1929年11月29日译)等。鲁迅在为《竖琴》所写附记中说:“……然而在他本国,为什么并不没落呢?我想,这是因为虽然有血,有污秽,而也有革命;因为有革命,所以对于描出血和污秽——无论已经过去或未经过去——的作品,也就没有畏惮了。这便是所谓‘新的产生’。”乃是试图通过“同路人”的作品来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