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林可济:任继愈与老子哲…
李济:“中国考古学之父…
李济:历史不止是死文字
吴宗济:百年风雨近却“…
最新热门    
 
林可济:从冯友兰“三史”、“六书”、“一序”说起

时间:2009-10-15 10:37:54  来源:不详

  作为20世纪同龄人,冯友兰从世纪之初进入哲学的学术研究领域,到上世纪90年代完成最后一部中国哲学史,其学术生命之长,论著之丰,在同辈学人中极为鲜见。与此同时,对于冯友兰的学术思想,无论在其生前还是身后,都颇富争议。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他的评价也越来越趋全面、客观,越来越显公允。他的“三史”、“六书”、“一序”展示着其不平凡的学术生涯。

 

 

 

  冯友兰先生(1895~1990)离开我们已经将近20年了。他是我国20世纪极为重要、极有影响,也颇富争议的一位哲学家和哲学史家。对于他的学术思想,无论在其生前或在身后,都褒贬不一。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人们认识的深入,对他的评价也就越来越趋全面、客观,越来越显公允。这无疑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情。本文拟通过阐述冯友兰的“三史”、“六书”、“一序”的学术价值及出版经历,以期展示他不平凡的学术生涯。

 

  冯友兰在晚年曾经亲笔书写一副对联用以自勉,联曰:“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他说“上联说的是我的学术活动方面,下联说的是我所希望达到的精神境界。”“旧邦”、“新命”之语,出于《诗经》:“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冯友兰曾多次引用这句话,并且反复解释:所谓“旧邦”指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传统,“新命”指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他认为,“阐旧邦以辅新命”就是要“把中国古典哲学中的有永久价值的东西,阐发出来,以作为中国哲学发展的养料”,“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也要接上中国古典哲学,作为来源之一,才会成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三松堂自序》,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372、404页)为总结一生,他还拟一联:“三史释今古,六书纪贞元”。这里所说的“三史”,显然是指《中国哲学史》(两卷)、《中国哲学简史》和《中国哲学史新编》(七卷),而“贞元六书”指他抗日战争期间“贞元之际”所著的六本书。“三史”和“六书”从内容上看,可谓“极高明而道中庸”,它们是冯友兰实践“阐旧邦以辅新命”的主要论著。“一序”指《三松堂自序》,实际是他的自传,是研究他的学术经历的重要依据。

 

自成体系的《中国哲学史》

 

  冯友兰早年先后就读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上、下册)是他于1928年到清华大学讲授中国哲学史期间所写。该书没有采取“信古”或“疑古”的态度,而是以“释古”的态度来写中国哲学史,把中国哲学史分为“子学时代”与“经学时代”两个大段落。上册于1931年由上海神州国光社出版,到1934年上、下册由商务印书馆出齐。诚然,在他的《中国哲学史》出版之前,胡适已经写了《中国哲学史大纲》并于1919年出版。但胡适的《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