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杨建民:朱自清与《闻一…
陈鲁民:从诺奖获主“没…
陈鲁民:“不红不紫”也…
何季民:遥看新中国“开…
仲伟民:茶叶改变世界
陈鲁民:学会“淡出”
李芳民:真情·知音·境…
邬时民:《水浒传》中的…
陈鲁民:当代文坛登龙七…
汤民:大学语文应当成为…
最新热门    
 
杨建民:王力沈从文论争古人胡子

时间:2009-12-26 12:17:19  来源:不详
  沈从文在文章中,集中谈王力文中所涉古人胡子问题。他置疑:

 

  “王先生说‘古代’界限不明白,不知究竟指夏、商、周……哪一朝代,男子必须留胡子?有没有可靠文献和其它材料足证?”“其次,只因为乐府诗那两句形容,即以为古代每一个担着担子走路的男子都是有胡子的,这种推理是不是能够成立?还是另外尚有可靠的证据,才说得那么肯定?”

 

  “其三,即对于‘美鬚髯’三字的解释,照一般习惯,似乎只能作‘长得好一部胡子’的赞美,和汉魏时‘美男子’特点联系并不多。是否另外还有文献和别的可作证明?”

 

  对此,沈从文谈了自己的看法:“私意第一点概括提法实无根据,第二点推想更少说服力,第三点对于文字解说也不大妥当。行文不够谨严,则易滋误会,引例不合逻辑,则似是而非,和事实更大有出入,实值商讨。”

 

  由于长期浸润于实物研究,沈从文不仅仅从书本记载来谈此问题,还加上文物材料来说明它。

 

  沈从文从商代文物——雕玉人头,铜鼎上的人头,以及铜刀、戈钺等器物上人头形反映开始举例起,下到春秋战国人形泥范,彩绘木俑,以及西汉时壁画,汉末神像镜,基石刻等大量早期文物实证,对当时或留或不留胡子,以及各时期胡须大致式样进行了介绍,说明“古代并不一定必须留胡子”。至于“胡子长得好,算是美男子的特点之一”的说法,沈从文认为,在某一历史时期,由于社会风气或美学观影响,胡子的确为人重视,但是,“魏晋以来有一段长长时期,胡子殊不受重视”。通过列举文献,他说:“大致可说的是它和年青皇族贵戚及宦官得宠专权必有一定关系。”“到这时期美鬚髯不仅不能成为上层社会美的对象,而且相反已经成为歌舞戏剧中的笑料了。”另外,没有胡子,在书中虽不见得被特别称赞,可也没什么讥讽,如张良的“貌如妇人”,陈平的“美如冠玉”等;说长的胡子是美男子特点,可通过唐代壁画等其他绘画知道,一些上层人物即使年龄很高也并不一定留胡子,而一些诸如马夫、烹茶火头工等都长了一口好胡子。

 

  文章结尾,沈从文还说:“古代事情文献不足征处太多,如能把这个综合文物和文献的研究工作方法,提高到应有认识程度……大胆认真摸个十年八年,中国文化史研究方面的许多空白点或不大衔接处,一定会可望得到许多新发现和充实。”由此可见,针对古代人胡子这个不算大的问题,沈从文牵涉广远予以举证,除去关注严谨学风,还有提倡古代文献与古代文物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的目的。这应该是他写这篇长文的重要出发点吧?

 

 

  文章于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