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广东八旬老翁义务接送留…
合肥一工地藏百座千年墓…
青年求职200多次遭拒后…
买家豪掷2027万一次性购…
广东八旬老翁义务接送留…
耶鲁大学学生到北京打工…
湖南省宗教局深入贯彻2…
深入学习贯彻2010年全国…
新疆吐鲁番发现2000年前…
新疆吐鲁番发现2000年前…
最新热门    
 
北京2010清明节文化论坛:展示清明文化魅力

时间:2010-3-11 9:33:21  来源:不详
; 四、尊重各家族的文化传承,鼓励家庭之间进行沟通。如,东四街道在清明节组织的“家训堂” 活动就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各有关家庭把家传“祖训”“治家格言”拿出来,讲一下家训产生的历史背景,在传承中产生的教化作用,既追忆了历史,激发上进心,又与邻居加强相互了解,促进团结。

 

    五、每年纪念的历史文化名人的事迹、作品均应成为当年北京文化创意的亮点。如文学艺术方面的关汉卿、曹雪芹、鲁迅、老舍均有资格列为候选人,可以围绕他们的生平事迹出版书籍,演出戏剧,开展旅游和开发相关文化创意产品。有关清明的民俗文化事项很多,有些已列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如风筝、花竹、蹴鞠;还有清明传统食品等均有极大的开发和推广价值,如“寒食十三绝” 应进行科学研究和开发,使之符合当代人的饮食要求。

 

为精神安顿提供空间和平台

 

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 李松

 

    作为一个涉及全体社会成员的事项,节日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必须得到政府的全面支持,仅仅依靠文化主管部门很难有实质性的作为。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协同是提供节日文化服务的基础,同时要加强对节日文化的深入研究,以求对中国多样性存在的节日文化有全面、准确的把握。

 

    清明节的精神性需求在于纪念和祭奠先贤。作为具体工作建议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明确节日是以精神安顿为主要目的的社会安排, 不宜过分强调其中的经济因素。其次,通过不同层级政府部门对先烈、先贤祭奠的官方活动与民间传统活动的互动,强化对国家意识、集体意识和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的认同。比如,应在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前举行公祭活动,代表国家的追思。其三,选择一些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较高认同度的公益性事项,比如让小区都动起来,以植树造林、美化小区环境等形式,与清明踏春的习俗结合,引导和激发公众的公共责任感并给予荣誉感。其四,遵循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尽可能地为节日中广大民众的实际需求提供服务,比如为扫墓提供切实交通保障。其五,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传媒,为新时期节日文化提供与时俱进的活动空间和文化平台,如网上祭奠等。此外,还要特别关注和尊重少数民族和弱势群体,为其提供相应的帮助。

 

清明时节应敬祭三“先”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阎崇年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