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广东八旬老翁义务接送留…
合肥一工地藏百座千年墓…
青年求职200多次遭拒后…
买家豪掷2027万一次性购…
广东八旬老翁义务接送留…
耶鲁大学学生到北京打工…
湖南省宗教局深入贯彻2…
深入学习贯彻2010年全国…
新疆吐鲁番发现2000年前…
新疆吐鲁番发现2000年前…
最新热门    
 
北京2010清明节文化论坛:展示清明文化魅力

时间:2010-3-11 9:33:21  来源:不详
 

    年节是参与者最多、有最广泛影响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足够的文化见识、文化自信、文化自觉重塑中国年节的文明价值,是从政府到社会、尤其是文化事业机构和文化创意产业部门的历史重任。

 

    中国年节拥有不同侧重的内容张力,其特色内核来自人、为了人、服务人,要引导年节呈现有益魅力的文明价值,把年节送回到每一家庭和个人的情感世界。

 

    政府高度组织化,媒体互动艺术化,使年节文明主题魅力扩展,引领社会价值取向。年节文化应当有政府宣示、文教配合、传媒支撑,如清明节自古有春耕春种、慎终追远、踏青寻春三大主题, 并非扫墓一项。作为农业大国完全可以以“清明”概念,因势利导帮助社会开展有声有色的文化活动,达到古人“敦亲睦族”的节令境界。

 

    尊重科学,用权威和专业的运作使年节的文明价值成为中华文化经典。将中国年节文化置身权威和专业的充实、规范、呵护中,受到优势体制机制的养育,将之变成特色突出、有着强大心灵感召力的经典与常识。

 

    因此,变“重大节日为文化大餐”,需围绕“文明价值”的主题进行全方位的努力。政府的组织化程度,文化企事业机构的执行力水平,公共传媒队伍的艺术化境界,社会、家庭、个人互动参与的深度, 将共同决定中国年节文化能否拥有辉煌的未来。

 

理性认识节日变化

 

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 刘铁梁

 

    原有农耕社会中一些制度性的生活习俗,即使是历史最久、惯性最大的节日习俗,都已经深刻地与现代的公共生活制度结合在一起了。这样一来,我们对于节日的感受,自然无法跟先人们去比。

 

    对于当代人来说,保留原汁原味的传统节日,只能是一种浪漫的想法。节日的传统仪式固然可以尽量保留,而节日中的社会交往关系却不可阻挡地要发生质的变化。这主要是城乡关系的变化,乡下人原先自我筹备、自我消费的一些节日,现在变成了给游客筹办,给游客消费的节日。怀柔山区的一个村庄,在去年正月十六,举办了“百口柴锅齐上阵,六千人同吃敛巧饭”活动,特别邀请了来自城里的大批游客,这就反映出节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