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善本掌故:宋刻本《论语…
《论语》译话:尽美矣,…
《译文观止·例话篇》:…
《论语》已成日本青年避…
《论语》:日本年轻人的…
阿来:在《论语》中看到…
王大林 马晓晗:君子不…
“半部《论语》治天下”…
《论语》译话:无友不如…
触摸文博会 互动区亲身…
最新热门    
 
《论语本解》:以互证法注疏《论语》

时间:2010-3-27 11:41:39  来源:不详
参见4·16,7·16‘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13·17,14·12‘见利思义’,16·10‘见得思义’等。孔子相信天命,参见2·4注④。”而在这个“2·4注④”中,关于孔子及其弟子的天命思想,所可参见者则有6·10,9·1,12·5,14·36,16·8,20·3等六处。通过这些索引式的提示,《论语》原文检索即得,从《论语》的这些本证中,足以证明著者对“子罕言利,与命,与仁”的断句和解说是符合孔子思想实际的。

 

  《本解》著者为了使《论语》的一词一句或某个概念得到确解,除引《论语》本证之外,又往往引用其他经典为他证。如《颜渊》有孔子“克己复礼为仁”云云,著者把这一句今译为“约束自己而复归于礼就是仁”,解“克”为“克制,约束。”所引《论语》本证为“约之以礼”(6·27)、“约我以礼”(9·11),又引《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能自曲直以赴礼”。且进一步引《左传》昭公十二年“仲尼曰:‘古也有志:克己复礼,仁也。’”说明孔子说“克己复礼”是“述而不作”。近来傅佩荣先生解“克己复礼”云:“其实,这里的‘克’是能够的意思,‘克己复礼’就是说,能够自己做主去实现礼的规范,这样才能讲得通。”(中华读书报2009年4月29日第9版文《傅佩荣:认为庄子消极厌世是一种误解》)单说“克”,确实有“能够”这一义项,但在“克己复礼”中,还是《本解》所解为是。其实,这个“克”字在现存较早的何晏《论语集解》(古逸丛书本、知不足斋丛书本、皇侃《义疏》等)原字是“剋”,作“约束”解。(古棣等《孔子批判》(下)《论语译说》有详说,此不赘)且在本章孔子解释要做到“克己复礼为仁”应注意做到的条目时,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云云,这视、听、言、动,都是需要自我约束、自我克制的,并不是“能够”解释得通的。《本解》引录其他经典为他证以解《论语》者,主要有《左传》、《礼记》、《孟子》、《荀子》、《史记》、《韩诗外传》、《尚书》等,本文举例,亦九牛一毛而已。

 

  有意识地用“互证法”注解《论语》,是《论语本解》在同类著作中最为突出的一个特点。用这种研究方法研究《论语》及孔子思想,直接取证《论语》本书的材料前后互证,不脱《论语》语境,尽可能做到了准确可靠。有人以《论语·公冶长》有“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之说,便认为孔子不信天命。《本解》引3·13,14·36,16·8,20·3等章互证,这些章都是记载孔子是信天命的,从而得出结论是:“孔子很少谈论性命与天道,并不是说他不信天命,他实际是一个宿命论者。”这就是“互证法”的力量。清人刘宝楠《论语正义》曾引《论语》本证为证,但不是有意识地作为一种体例采用的,只是有所引证而已。真正创为体例注疏《论语》者,是杨树达先生的《论语疏证》。该书“凡例”第一条即云:“本书宗旨在疏通孔子学说,首取《论语》本书之文前后互证,次取群经诸子及四史为证,无证者则阙之。”又云:“本书中意义相近之文,往往彼此互证,……读者因证互参,最为有益。”总的目的是确解《论语》奥义,发明孔子学说。这种方法,得到陈寅恪先生的高度赞赏(详该书陈序)。孙钦善先生从《论语疏证》得到启发,而在当代新的学术水平上运用互证法,不再像《论语疏证》引证材料那样的宽泛,而是抓住要领,即以《论语》本证为关键,研精覃思,涵泳义理,写成了一部不同于目前通行的各种《论语》译注本的、精确不磨的《论语本解》,为读者阅读《论语》提供了一部合适的入门书,而对研究者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笔者作为一名忠实的读者,是真诚感谢著者孙钦善先生的。

责任编辑: 林杏子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