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硕士生街头当城管 现实…
中国学术思想的历史“长…
岭南写真:梅州“理发过…
《在那遥远的地方》被“…
“千手观音”用舞蹈为聋…
高三男生考试成绩不理想…
高中生疑因考试成绩不理…
朱庆葆 王永义:重提大…
英国人的理想宠物竟是这…
嘉道寒士沈垚的“经世”…
最新热门    
 
“理想的学术出版与学术出版的理想”——沪上学者为学术出版把脉

时间:2010-3-31 10:49:00  来源:不详
nbsp;

学术著作有水分,但这里有个往牛奶里面兑水还是兑三聚氰胺的问题

 

■闵冬潮(上海大学文化研究系教授)

   

    我从上世纪90年代一直在国外,这里,就根据自己在国外作为读者的经验谈谈。刚才谈了很多学术界的问题。市场化后出版社如何求生存?如何出好书?这是全世界出版社面临的共同问题。具有原创性思想的书总会是少数,多数学术著作会有水分,但这里有个往牛奶里面兑水还是兑三聚氰胺的问题,以国外的学术出版社路特利奇(Routledge)为例,它每年出的期刊就有上千种,的确有一些不怎么样的书,但是出版的书基本上不敢抄袭。学术书抄袭是致命的问题,有毒和无毒的东西在一起让学生分辨,怎能不出问题?出版社应该考虑怎么和报纸、期刊一起推动学术建设。举例说,国外期刊都有书评,而且占很大的比重,往往都是请在某个领域有专长的人写。理想的学术出版就要开始做这个事,要开始有目的地让更多人读书、评书。

   

    出版社最好能定期给老师、学术界的人发放书讯,定期交流,让学者了解出版社出书情况,了解趋势,和你的目标读者有一个信息沟通。我目前正在主编“热风译丛”,对翻译书有些心得,觉得找选题很关键,对学术前沿要有所了解。比如,国外学术界已经开始转变风气,随着后现代、后结构那些东西越来越让人看不懂,有些人开始回到基础,比如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上海书店今天做这方面的事亦是在引导学术发展。说到翻译,现在还是有人愿意做翻译工作,还是有学者把名誉放在第一位,而不光是为了赚钱,出版社也一样。有了这个愿望,有些问题会扭转的。我个人作为“50后”,面对在座的“80后”的青年编辑们,我们面临着怎样传承学术的问题,希望以后不要再出现文化、学术的断裂,大家共同积蓄力量做好学术。我们应该有决心,在有限的条件下做事,毕竟情势已经不同以往了。

责任编辑: 林杏子

 << 上一页  [11]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