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说民生侃世博 《壹周立…
世博简史
以文学的形式参与世博 …
“祈祷世博圆满成功”宗…
道教界服务上海世博会协…
史上世博:观念碰撞与文…
史上世博:观念碰撞与文…
史上世博:观念碰撞与文…
史上世博:观念碰撞与文…
市民珍藏24年前世博会邀…
最新热门    
 
世博与大师,谁成就了谁?

时间:2010-4-27 11:08:45  来源:不详
>    由于这幅画没有表现出具体情节,人物器官又有明显的移位和扭曲,致使人们对这幅画的寓意争论不休,但是对其反对战争、呼唤和平、控诉法西斯罪恶的立场和主题却没有任何异议。这是画家对战争暴行的控诉,对人类灾难的同情。正如毕加索后来所说的:“只有最广泛的平凡灌注最强烈的情感时,一件伟大的、超越所有派别和种类的艺术作品才能诞生。”

   

    1937年,当《格尔尼卡》在巴黎世博会上展出之后,引起巨大反响,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互相诉说着他们从画中感受到的“觉醒的力量”。

   

罗丹——从饱受批评到轰动一时

   

    与毕加索相比,作为法国人,雕塑大师罗丹与世博会的关系要密切许多。在法国举办的多届世博会上,为罗丹充分展示自己的艺术才华提供了最好的空间。

   

    罗丹1858年开始从事装饰艺术创作,他非常注意光影在作品表面的呈现,并将思想内涵融入作品中,因而其作品又有“印象派雕塑”之称。罗丹属于古典主义时期的最后一位雕塑家,也是现代主义时期雕塑的开拓者,他在欧洲雕塑史上的地位堪比欧洲文学史上的但丁。

   

    罗丹的雕塑作品《吻》是经典之作,整件作品完美融合了罗丹独特的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又把印象派画家用画笔捕捉瞬间自然光影的手法巧妙地运用到青铜雕塑中。《吻》取材于但丁的《神曲》里所描写的弗朗切斯卡与保罗这一对情侣的爱情悲剧,罗丹以极为古典的写实手法和更加坦荡的形式,塑造了两个不顾一切世俗诽谤的情侣,在幽会中热烈接吻的瞬间。他们起伏、细腻、优雅的肌体和姿态,引起极为生动的光影效果,其内在的青春热情与生命活力展露无遗。这对受欲望之火燃烧的恋人被放在“地狱之门”之中,真实地表达了作者的苦苦追索:人的罪恶往往由不可抑制的欲望而来,而欲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动力,它给人类生命以无穷的激情与活力,最终成为人类生命延续成长的神秘力量。同时,人类的欲望又是某种罪恶的深渊,人类的欢乐就是导向罪恶的途径,那么人类的痛苦就是注定不可抗拒的和永无完结的。这件作品的社会意义由此可见。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这件杰作能够获得社会承认,却与世博会分不开。《吻》在当时是最大胆的作品,理所当然引起卫道士们的不安,1887年首次露面时,不但未获好评,开始还被评论家攻击为色情之作,更被嘲笑为“饱受批评之吻”。在1889年巴黎世博会上,《吻》再次展出,轰动一时,并由此声名鹊起,成为雕塑史上的不朽之作。

   

    有意思的是,这一幕多年后又在美国重演。1893年,美国为了纪念哥伦布发现新大陆400周年,在芝加哥举办世博会,法国政府为表示支持,特地遴选在当时已经闻名世界的雕塑大师罗丹的一批作品参加展出。但其中一个雕塑被美国人认为过分色情,不允许公开展览,不过又碍于法国政府的盛意,就另辟专室陈列,只准事前预约的人一睹其真容,这件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