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赴玉树灾区展开调研 |
|
时间:2010-5-8 11:41:31 来源:不详
|
|
|
中国民族报5月7日报讯 “五一”前夕,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派出专家,前往青海玉树地震灾区实地调研民族文物保护单位的受损情况。
考虑到灾区的实际困难,此次由协会副会长于今只身前往,他是“十一五”国家重点项目科学发展观课题负责人,有在民族地区丰富的调研经历。于今在玉树州文物管理所有关人员的陪同下,每天在海拔3800米的高原行进近千公里,先后实地调研了贝大日如来佛堂及勒巴沟摩崖、新寨嘉那嘛呢堆、藏娘佛塔及桑周寺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则群寺、禅古寺、结古寺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通天河流域两台地青铜时期遗址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受损情况。
关于震后文物抢救保护工作,于今建议,首先必须统一科学规划实施文物修缮步骤; 第二,要做好灾后文物单位损坏文物登记,具体划分文物重建等级;第三,要统一管理专门的文物修缮保护基金或约束有关部门的文物资源的使用方向;第四,发挥民间组织的优势,建立各种类型的民办博物馆、生态文明民俗村和民族文物保护基金会,从公众参与的角度入手,向社会筹集修缮资金。
于今说,文物保护首先是一种社会性的行为,非政府组织作为政府和公众的一个中介,是不可或缺的组织和协调力量。在当前形势下,非政府组织要在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工作中发挥支持、参与、监督的作用。
记者:温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