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杨丹荷:“君子”、孔子…
孔子是最早的驴友?音乐…
孔子是最早的驴友?音乐…
孔子与南子有秘密
孔子学院与中国文化传播…
常大群:孔子学院与中国…
美媒体忧孔子文化大举入…
中国文化中的乡土意识与…
孔子南游添新佐证?新洲…
台湾孔子协会成立 拟设…
最新热门    
 
假如孔子看见《孔子》——兼谈我们需要怎样的国学

时间:2010-5-26 11:11:08  来源:不详
 

  从遵礼讲信到崇奉力、诈的风气演变,很集中地体现在顾炎武概括的“车战废而首功兴”这七个字里。车战是华夏社会一种古老的战争形式。当时的礼制对不同等级的国家理应拥有多少乘战车有严格规定,因此有所谓“万乘之国”、五千乘之国、五百乘之国等,不允许随便扩军。作战主力是站在战车上的贵族武士。一辆车上最多三个人,尽管每辆车后还会配置若干协同作战的“徒卒”,军队的规模仍极有限。交战也要严守规则。双方战斗员站在各自的战车上,如果面对面,相隔两匹马以上的长度,如何互相搏击?所以两军必须在十分开阔的战场上斜错列阵,战车先由对角线的两端相向行驶,在它们互相接近前再各自“左旋”。就这样,当交战的两辆战车分别作逆时针圆周运动时,车上的武士便能在战车侧身相错而过的一刻交手过招。一个回合叫“一伐”。至多转上三四圈,也就是打到“三伐”、“四伐”,即使车上的人尚未头昏,也往往轮飞轴裂,车翻马仰。故而不足一两个时辰,战争也就结束了,简直有点像游戏。

 

  直到春秋中后叶,人们依然还在遵守礼制。公元前638年,宋、楚在泓水边会战。宋襄公一方先到达战场、列好阵形。他的部下在楚军未完全渡河,以及虽已渡河而未完成布阵时,先后两次建议宋襄公提前出击,但都被宋襄公拒绝了。交战结果是宋军被打败,襄公因为受伤而在次年死去。对他恪守“不鼓不成列”的礼制,汉代人评价说:“于古为义,于今为笑。”是知他的行为被嘲笑为“蠢猪式的仁义”,固非自今日始。可是换一个角度想想,连打仗也毫不动心地把规则放在第一位,那是一个多好的时代啊!中国人不讲规矩,或许正是从那时候开始的。时移世迁,此风竟渐如江河之泻,积重难返,直到如今!

 

  到战国时,战争的目标、规模乃至酷烈程度都大幅度提高。为打仗而倾一国之力,争以机诈相比高。对方即使投降还无法放心,结果只有把降卒全都活埋了事。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活埋事件就发生在那时。奖励战功,须以斩获的首级多少为凭据,此即所谓“车战废而首功兴”。凡此种种,在春秋时候都是绝不可想象的!对这样的“礼崩乐坏”,难道我们也能够以“历史进步”的名义而举起双手去拥护吗?

 

  可见历史的考察越是深入到真实的层面,我们就越是难以用一种黑白分明、是非分明、对错分明、好坏分明的简单立场去看待它们。从春秋到战国的历史变迁,可能体现了一种非变不可、谁也无法阻拦的趋势。这其中确实存在某种正当性。可是问题也许还有另外一面。凡属重大变革的时代,当社会秩序发生大规模解体与重建,当社会正经历着根本性转型之时,我们经常看到工具理性的全面膨胀。这时候,绝大多数的人们根本无暇顾及价值理性。包含在旧传统中的具有正面属性的价值理性,总是连同旧传统一起,被满心眼追求现实利益的人们不屑一顾。因此与工具理性极端膨胀同时,价值理性往往处于普遍的失落和衰微。对正当或不正当的思索,会被对于是否有利或有用、能不能行得通的直接而现实的利害算计所遮蔽。而孔子的伟大,恰在于他身处实用主义弥漫的乱世,却孤独地坚守着他心中的价值理性。

 

有时候坚持很重要

 

  克己复礼这句古话,被孔子拿来表达他最基本的政治主张。所谓复礼,就是要恢复西周那一套礼仪和行为规范,从而复兴正在迅速败落的过去时代的精神。不过孔子自己也知道,一种业已衰退的文化秩序,是不可能光靠对外在行为规范的强调就能让它重生的。复礼还得通过克己才能实现。西周礼制本有一种内在约束,它是从统治家族的血缘关系中派生出来的。到春秋末,世代传承了几百年的血缘关系变得非常疏远,所以“礼制”再也维持不下去了。孔子要通过克己实现复礼,又无法重建西周时那种强烈的血缘意识。他必须找到另外一种东西,作为克己的内在依据或约束。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