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一生收集记录近60万字的…
西藏迎来一年一度的藏传…
佛门盛事千年一遇
白居易一生坎坷亲人零落…
包拯一生为何鲜有朋友?
教宗本笃十六世称什皮德…
84岁“慰安妇”忆坎坷一…
“抗大”改变胡耀邦一生…
“抗大”改变胡耀邦一生…
毛泽东的学习人生 终生…
最新热门    
 
五年一生 道行天下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首届毕业班交出答卷

时间:2010-6-29 11:18:12  来源:不详
 

陈昌智还有一个小诀窍,每次面试的时候,他一定会带上证件、作品和荣誉证书。因为国学院自本科三年级开始实行导师制,引导学生开展学术研究,所以学生都拥有丰富的学术论文等作品,这些都吸引了人力资源部门的目光。他还曾带领一个创业团队在北京首届大学生创业实战大赛中脱颖而出,这些经历也成为了加分条件。

 

文化底蕴受青睐

 

“其实国学院同学在就业时所遇到的困难是所有人文学科的应届毕业生都会遇到的,例如缺乏技能和经验等。” 即将就职于国家核电技术公司的张昊说,找工作确实有压力,但“完全可以把不利的一面扭转为有利的一面”。

 

成立仅有短短五年时间,“国学”尚待正式列入国家专业目录,不少用人单位尚对国学缺乏了解,各种因素使国学院首届毕业生在就业时遇到了一些困扰。例如,不少用人单位在用计算机自动检索应聘者的简历时,仅能够识别“中文”、“历史”、“哲学”等名称,而融会贯通了各专业的“国学”则直接被排除掉了。然而,当这些用人单位经过深入了解,发现了国学院学生的能力和潜力时,往往对他们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予以青睐。

 

结合自己就业的经验和体会,张昊认为,其实很多用人单位都希望从事文秘等工作的人员能够拥有一定的文化底蕴,进而有助于提高组织文化水平。同时,相对于经验和技能,大型单位招聘人才通常更看重的是潜力与可塑性。对此而言,国学教育强调打破学科壁垒,重视教学相长,突出学习的主动性,国学院毕业生相对都具有较深厚的知识积累和沉淀,也具备较强的求知欲和再学习的能力,因此更多受到大型单位的关注。

 

回忆起自己的面试经历,张昊印象深刻的是在面对“海为什么能容纳一切”这一问题时,他以“唯有虚怀若谷,方能海纳百川”一句话作答,在众多面试者中,他的回答是语言最简短的,却令考官眼前一亮。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