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武汉大学国学院成立
五年一生 道行天下 中国…
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
香港名牌大学毕业生携老…
女大学毕业生在亲戚家自…
佛光山西来寺在西来大学…
大学生开演唱会为母筹钱…
曾丽云居士在上海资助贫…
武大原校长刘道玉吁教育…
最新热门    
 
让大学走出器具化——张公善先生的演讲

时间:2010-6-29 11:25:40  来源:不详
  第二,直面生存困境。

 

  现在的大学生面对着巨大的生存压力。但抱怨解决不了问题,现实无法抗拒,我们只能适应现实并打点自己的生活。

 

  阿城的小说《棋王》向我们展示了两种生活方式:棋王一生的生活信念就是“顿顿饱就是福”,叙述者“我”承认“衣食是本”,但又坚信“囿在其中,终究不太像人”。这是因为精神性是人的最大属性。克尔凯戈尔说:“人的基本概念是精神,不应当被人也能用双脚行走这一事实所迷惑。”舍勒也认为,人的本质在“生命”之外,因为人是“精神生物”。“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直面生存困境,勇于锤炼精神,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为一个优秀的人,这才是大学生最主要的任务。

 

  第三,读好书做好人。

 

  坚守人文精神,直面生存困境,落脚点何在?就在读好书做好人。所谓“好书”,指所学专业里最优秀的书,不仅是最优秀的教科书,更是公认的名著;此外还包括专业之外的文史哲经典名著。所谓“好人”,钱穆说过:“中国文化,最简切扼要言之,乃以教人做一好人,即做天地间一完人,为其文化之基本精神者。”(钱穆《人生十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P40)他是就中国传统文化而言强调“好人”的“道德精神”或曰“伦理精神”。我们结合中西文明的优秀品质,可以认为好人既是追求真理的人,善良的人,也是爱美的人。而现代大学片面强调技能与知识,忽视伦理关怀,只培养出了一批批“专家学者”,为此晚年的爱因斯坦一再呼吁:“学校应该永远以此为目标:学生离开学校时是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爱因斯坦晚年文集》,海南出版社2000年,P37)一个和谐的人,便是一个真善美集于一身的人。

 

  书怎样才能读好?读书是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每个人都应该参考前人,再根据自己的实际,不断探索出适于自己的读书方法。书无止境,读亦无止境。(关于读书,可参看拙文《读书之道》,载于《博览群书》2008年第6期)人怎样才能做好?除了上文所说的要做到求真向善爱美之外,从我对生活的整体理解出发(整体的生活包括三个维度:生命—生活—存在),做好一个人至少应包括如下三方面内容:珍爱生命,积极生活,感悟存在。珍爱生命意味着我们不仅应爱惜自己的生命、爱惜别人的生命,更应该胸怀敬畏生命的信念,关心身边的生命。积极生活意味着永远“在路上”,即永远处于通向理想的路上,即使荆棘满地,甚至一败涂地,也仍然前行。感悟存在意味着一种更高的人生境界,不仅与人交朋友,还与身边的物交朋友,因为我们共同存在于一颗星球上。这是要超越日常庸俗的生活世界,走向一种艺术化的生活世界。

 

  只有从这三方面着手,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们的大学才能真正名副其实,我们的大学教师和大学生才能重新找到自己的灵魂。

 

(根据作者的演讲稿删节而成)

责任编辑: 林杏子

上一页  [1] [2] [3] [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