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从孔子到孙中山—中华…
两岸双城又添新故事
故宫利用数字音画“复活…
故宫博物院收藏夏荆山佛…
两岸故宫交流趋常态化 …
台湾中华佛教比丘尼协进…
两岸学者论屈原文化 少…
两岸近百名高僧探讨佛教…
台湾中台禅寺举行两岸和…
两岸三地108位高僧抵南…
最新热门    
 
两岸故宫重走文物南迁路:温故知新 鉴往识来

时间:2010-6-30 11:30:02  来源:不详
>    在考察的过程中,我个人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强烈的感觉:一是深切地感觉到故宫文物南迁的重大历史事件绝不只是故宫人自己的事情,正像伟大的抗日战争是全国抗战、全民抗战一样,此次文物南迁也是全国护宝、全民护宝的集中体现,从政府、军队到普通百姓都是同心协力,可以说这是一次政府决策、军队护卫、民众参与的民族护宝的集体行动。如果没有这些保障,单单凭故宫人自己努力,在炮火连天的环境下要成功、完好地转移上百万件文物是不可能的,——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故宫人确实是付出了最巨大的辛劳和牺牲的,这是丝毫不容怀疑的。文物南迁的全部过程证明,在那样艰难的环境下,只要是保护祖国的文化遗产,方方面面都是全力以赴的。从中我们也深深地感觉到国家的、民族的历史文化艺术的巨大凝聚力和号召力。第二,文物南迁给故宫博物院的历史、给故宫人、给故宫的文物增添了新的历史价值,一个经历过文物南迁的故宫人,一个实地重走了文物南迁线路的故宫的后来人,在他的生命历程中和感知认知的领域里,是和没有这样经历是完全不一样的,文物也是有生命的,经历过南迁的文物和没有经历过南迁的文物的价值和它附带的历史信息和影响力也是不一样的,我们要充分认识文物南迁产生的新的价值。第三,我们特别注意到,在南迁文物的艰苦的甚至是惨烈的战争环境中,故宫人、博物馆人没有放弃博物馆的文化价值使命,就在百万文物的大迁移路途中,还挑选了数百件精品在国内外举办过多次展览,比如有700多件文物赴英国展览,这是迄今为止故宫博物院最大规模的一次展览,在西方世界引起轰动,此外,在文物南迁的过程中,还挑选了文物在莫斯科、圣彼德堡,在国内的上海、南京、成都、重庆、贵阳等地举办展览,在当地都产生了轰动的效应,值得一提的是,在重庆的展览期间,由于敌机经常来袭,因此在展览的说明书后,甚至还加上这样的提示:“如遇敌机空袭,大家依次撤退”,在人类历史上,这样的展览说明恐怕是绝无仅有的。这一切,对我们践行和实现博物馆的核心文化价值,即全心全意地为社会、为公众服务,努力满足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是一种强大而无穷地精神动力。第四,这次两岸故宫重走文物南迁路,我相信是开拓而不是终结,今后的故宫人还是要继续走下去的。事实上,我们的文物南迁路并没有全部走完,并且可以创造出多种“重走”的方式,比如我们挑选和组织曾经南迁过的文物组成主题鲜明的流动展览,在当年的南迁路上流动展出,肯定会产生超越时空的巨大社会影响。

 

    记者:近年来,北京故宫致力于两岸文化交流,如去年北京故宫37件珍贵文物“出宫”,协作台北故宫举办“雍正大展”。因为特殊的文化背景、历史渊源,两岸故宫的每一举一动,再两岸交往史上都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在这种意义上,此次重走之旅不仅仅是路线的重复、岁月的重温、史实的重估,更是一次温故知新之旅。两岸故宫联合考察文物南迁之路,对两岸文化交流有哪些实质性的推动?

 

    李文儒:此次考察主题是“温故知新”,副题是“重走故宫文物南迁路”,这个题目的确定就很有意味,重走文物南迁路是北京故宫博物院提出的,在和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协商中,台北方面提出了“温故知新”作为一个鲜明的主题,我想对于两岸故宫来说,其意义尽在“温故知新”中,温故是为了知新,两岸故宫重走文物南迁路是一种对共同历史的追寻,更是对共同未来的创造,自去年两岸故宫实现正式的、常规性的合作交流以来,两岸故宫关系日益密切,合作交流的领域迅速扩大。

 

    今年9月,为庆祝故宫博物院建院85周年,北京故宫将举办“明永乐宣德大展”和故宫学学术研讨会,台北故宫博物院周功鑫院长将出席开幕式和故宫学学术会议。10月,举办“故宫文物南迁特展”,此次重走文物南迁路的考察成果,会集中体现在展览中。11月,继去年在台北故宫举办了两岸故宫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之后,我们将在北京故宫举办两岸故宫第二届学术研讨会。应该说此次两岸故宫重走文物南迁路为今年的一系列重大活动拉开了序幕,我们对两岸故宫博物院未来的合作和交流前景充满信心和期待,像这次共同重走文物南迁路一样,我们双方一定会加倍努力,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