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余英时:中国学术传统破…
丁运时:公共图书馆何时…
余英时接受早报独家专访…
公务员缩水的8小时:机…
屠新时:全球意识和世界…
童岭 赵婷:士大夫故非…
最新热门    
 
余英时:《张充和诗书画选》序

时间:2010-7-22 17:41:24  来源:不详
到沈尹默先生所说的“无所不能”的造境?这必须从她早年所受的特殊教育谈起。她自童年时期起便走进了古典的精神世界,其中有经、史、诗、文,有书、画,也有戏曲和音乐。换句话说,她基本上是传统私塾出身,在考进北大以前,几乎没有接触过现代化的教育。进入20世纪以后,只有极少数世家——所谓“书香门第”——才能给子女提供这种古典式的训练。

 

在儒家主导下的古典教育一向以人为中心。为了使人的品质不断改进,精神境界逐步提升,古典教育同时拥抱似相反而实相成的两大原则:即一方面尽量扩大知识的范围,另一方面则力求打通知识世界的千门万户,取得一种“统之有宗,会之有元”的整体理解。唯有如此,人与学、知与行合一的理想才有真正实现的可能。以儒家而言,自孔子以下大致都主张博与约、通与专,或曰多闻与一贯之间必须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道家也大同小异。《庄子·天下》篇斥百家之学为“多得一察焉以自好”,“不该不徧,一曲之士”,这是对刻意求“专”的严厉批评。《齐物论》篇论“道”,一则曰:“道通为一”,再则曰:“惟达者知通为一”。这更是将“通”的重要性推崇到了极致。综合儒、道两家的看法,其基本观点也许应该概括为“以通驭专”。

 

由于充和早年是在这一古典教育的熏陶之下成长起来的,她在不知不觉中便体现了“以通驭专”的精神。她在古典艺术的领域内“无所不能”、无施不可,是因为她不肯局促于偏隅,仅以专攻一艺自限。这当然符合孔子“博学于文”之教。但充和的能事虽多,所精诸艺却非各不相关,而毋宁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的不同部分。以本书而言,诗、书、画“三绝”显然已融合为一,并且在同一风格的笼罩之下,展现出艺术创作的鲜明个性。这便是庄子所谓“道通为一”或孔子所谓“吾道一以贯之”。

 

“以通驭专”不仅贯穿在古典教育之中,而且也表现在中国“精英文化”的不同方面,如学术、思想、艺术等。现代中外学人都承认:在中国学问传统中,文、史、哲是“不分家”的,与西方显有不同。但这并不是说,中国的文、史、哲真的没有分别,而是说,它们都是互相关联的,不能在彼此绝缘的状态下分途而孤立地追求。这一整体观的背后,存在着一个共同的预设:种种不同的“学术”,无论是“百家”或经、史、子、集,最初都是从一个原始的“道”的整体中分离出来的。因此,在各种专门之学分途发展的进程中,我们必须同时加紧“道通为一”的功夫,以免走上往而不返、分而不合的不归路。从《庄子·天下》篇所忧虑的“道术将为天下裂”到朱熹的“理一分殊”都是这一共同预设的明证。这一“文、史、哲不分家”的学风,源远流长,在后世无数文集中显露得尤其清楚。无论作者的专业为何,文集中都收了不少有关经、史、子、诗、文等作品。即使是著名的各种专家,如天文、历、算以至音韵、训诂之类,也极少例外。他们显然都接受了上述的预设:中国学问的分类虽然也不断繁衍,但这并不影响全部学问之为一有机整体,而各部门类之间则相关相通。

 

在艺术领域中,各部门之间相关相通也早已形成了客观的传统。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艺术史上公认的美谈。白居易的《琵琶行》则说明音乐可以通过诗而表达得十分动听。至于张彦远所谓“书画用笔同法”,那更是绝对无可否认的事实了。

 

这部《张充和诗书画选》是中国艺术传统的结晶,既能推陈出新,又复能保存这一传统的精粹而无所走失。这当然是得力于充和早年所受到的古典训练。在这一意义上,本书不但直接体现了中国艺术的独特精神,而且也间接反映出中国古典文化的主要特色。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