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古籍整理暨文史研究专家
朱剑:学术研究 谁人评
数字化开创宋史研究新局
乐府制度与汉代诗歌——
社会文化史:史学研究的
钱穆给钱伟长取名 希望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
最高文学研究机构风雨路
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
胡素杰:读《牟宗三哲学
最新热门    
 
研究四书 先通《大学》

时间:2010-8-21 10:49:38  来源:不详

国学问答

佛山罗先生问:

我在读大学时学习理工科,毕业后从事企业管理工作。在工作中深感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远远不够用,很想学一点对提高修养有用的知识。最近看了几期《广州日报》刊登的《国学》版,觉得很受启发,产生了学习国学的想法。前几天买了一套《四书》,准备认真读一读。我虽略懂古文,但对国学一知半解,不知从何下手阅读经书,请指教。

答:《四书》是儒家的经典书籍,包括《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大学》和《中庸》本是《小戴礼记》中的两篇文章,据传《大学》的作者是曾参,《中庸》的作者是子思。南宋光宗绍熙元年(公元1190年),著名理学家朱熹将《小戴礼记》中的《大学》和《中庸》两篇抽出来,与《论语》、《孟子》汇集到一起,作为一套经书刊刻问世。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出版后,成为宋朝以后直至清朝影响中国社会最深最广的一套经书。

对于阅读《四书》的次序和要求,朱熹的《朱子语类》中有一段话说得很明白:“某要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大学》一篇,有等级次第,总作一处易晓,宜先看。《论语》却实,但言语散见,初亦难看。《孟子》有感激兴发人心处。《中庸》亦难读,看三书后,方宜读之。”朱熹这段话的意思是,读《四书》有先后次序,应先读《大学》,再读《论语》,然后读《孟子》,最后读《中庸》,这个次序既考虑到《四书》之间的有机联系,又考虑到《四书》理解上的难易程度。所谓“定其规模”就是定下三纲领、八条目的修己治人的思想规模;“立其根本”就是打下儒学的理论基础,“观其发越”就是理解儒家学说的进一步发挥;“求古人之微妙处”就是探索古圣人“微妙而难见”的道心。

宋朝理学名家程颐和程颢也认为《大学》是儒学的入门读物。二程说:“《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于今可见古人为学次第者,独赖此篇之存,而《论》、《孟》次之。学者必由是而学焉,则庶乎其不差矣。”

朱熹还把《大学》视为无所不能容纳的“纲领”,他说:“先通《大学》,立定纲领,其他经皆杂说在里许。通得《大学》了,去看他经,方见得此是格物致知事,此是正心诚意事,此是修身事,此是齐家、治国、平天下事。”(钟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