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儒、释、道三智论坛:全
文化漫谈:文化的传统与
奇书《洗冤集录》 宋慈
悉尼“中澳友谊花园”将
民调称16.1%人遵循传统
在《和平颂》的歌舞诗中
七夕节流行显示中国传统
七夕节:我国唯一一个以
七夕被认为是中国最浪漫
推出8月有戏活动 武汉传
最新热门    
 
《传统国家与社会960-1279年》:大师学术精神的践行

时间:2010-8-27 11:31:23  来源:不详
困境依然明显。究其原因,“现有的以制度阐释为主、平铺式的学科扩展道路,碰到了存世文献不足这一不可逾越的障碍。”(P222)对此,作者提出“摆脱自在,走向自觉”的几点建议。首先,注重制度的变迁研究。“制度初订,出于种种考虑,有其一定的规定性。经过一段时间,时移境迁,制度内容就会调整。如果针对某一历史时期的特定制度内容,无视其前后已经有了相当的差异,平面地观察,不仅会因其前后不一而疑窦丛生,颇感棘手,最终的结论也不免流于片面。”(P223)所谓制度变迁的观察视角,不同于传统制度史研究中对制度的“静态”描述,而是转向对制度形成和运行过程的“动态”阐释,这大大拓宽了制度史研究的视野。其次,注重制度的“地方化”过程研究。中国地域辽阔,区域差异明显,统一的国家制度在各地呈现出地域特色。以“地方化”视角来揭示制度在国家层面的统一性和地方实施中的多样化等,对改变过去制度史研究中偏重法规条文而忽略实际运作的倾向,进而转向更贴近历史实际的新的制度史研究范式,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再次,注重制度的整体研究。“制度的形成是各种因素综合的结果,所以对制度的理解也须从社会各种因素综合地去观察。孤立地、将其与众多社会因素割裂开来观察的方法,其得出的结论,难免与现实南辕北辙。”(P224)即通过分析制度与其他社会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来揭示制度背后的种种关系。总之,只有关注变迁、地方化过程和整体研究,才能“摆脱仅仅根据制敕诏令等国家法规条文的‘文本主义’,从法令文献走向制度实际运作的层面。”(P225)

 

  可贵的是,包先生的反思并未就此止步。“这就将我们引向了一个更具普遍意义的话题,即如何将目前大陆史学界所存在的传统的名物制度考释、与天马行空式的历史哲学理论体系‘两张皮’若即若离地并存的现象,引导到建立一个切实可行的、真正使理论与历史实际相结合的方法体系。”(P225)显然,作者的落脚点又回到邓广铭先生“强调理论运用应该实事求是的问题”之上。而包伟民对海外宋史论著的评介正体现出作者的这一学术反思。

 

  他非常重视对海外宋史论著的评介。早在2000年,包先生就撰文介绍美国宋史研究的状况。而在这本书中,他又介绍了香港中文大学曾瑞龙的《经略幽燕:宋辽战争军事灾难的战略分析》和美国学者韩森的《变迁之神:中国南宋的民间宗教》。需要指出的是,作者对这些享誉海外的宋史论著不仅仅停留在泛泛介绍之上,而是侧重选题视角、问题意识、研究方法等方面的深入评析,另外也包括对相关论著在概念运用、史料理解、范式归纳等方面的理性批判。正如包先生所言,我们应对海外学界相关研究成果做出更多正面的回应,关心、辨正他们的研究论题与范式,批判地吸取外国的经验,“努力发现、归纳富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历史经验”,应该是我们最终的立足点。(包伟民《中国史研究:“国际化”还是“中国化”》,《历史研究》2008年第2期)而“自觉的创新意识、批判精神、本土取向、全局观念、学术史关怀等等,是学科发展的必由之路。”(P228)

 

 

  包伟民提到邓广铭先生的另一重要启示是,“重视对史料的校勘和考订,去伪存真,以得到正确解释,接近历史的真相。”收入这本书中的两篇考证性文章:《大觉国师入宋求法史事杂考》就高丽名僧义天入宋求法具体行程等做了仔细钩沉;《沈括事迹献疑六则》从“对史料的校勘和考订”入手,就沈括编校昭文馆书籍的时间等做了细致考证。

 

  不难看出,邓广铭先生所倡导的治学精神,如分析问题时要小处着手大处着眼,在理论运用中的实事求是原则,以及重视史料的校勘和考订,这三点在包伟民的论著中都得到鲜明的体现。哲人已逝,忠言犹存,邓广铭先生的谆谆教诲当为学界遵行的标尺。大师精神,薪火相传,《传统国家与社会960-1279年》一书为我们践行前贤的学术精神树立了一个可供参照的典范。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