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教案资料 >> 正文
历史教学中引用“曲线”
罗哲文谈古建_古建维修
SDK黏合剂书画装裱黏
介绍三种物理除尘的新材
用新的学术思维和表达方
用新的理念指导高中历史
在教学中引用信息技术的
历史教学中引用 曲线 授
最新热门    
 
引用新材料绝不能背离史实

时间:2009-10-16 9:05:31  来源:人教网(www.pep.com.cn)
   

2008111,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省份深化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当中明确指出:“考试内容要实现与高中新课程内容的衔接,进一步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考生实际,注重对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2009年天津高考文综历史试题就较好地体现了这一要求,在试题中更融入了“历史问题现实思考,现实问题历史联系”的思想。统观今年天津历史高考试题,命题者既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也强调对学科能力的考查。遗憾的是,天津文综历史部分第4题在材料选择和裁剪上严重背离史实,偏离了命题的严谨与科学。请看原题:

 

(天津文综历史部分第4题)胡适评价19世纪末的梁启超为“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开国之思想界”。这主要是因为梁启超宣传了

 

A.民主科学,自由平等              B.民主共和,主权在民

 

C.托古改制,变革维新              D.开设议院,变法图存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并联系教材,选择标准给定的答案D并不难,但如前所述问题不在于学生选对选不对,而在于材料的引用和裁剪背离了史实。凭什么这么说?请看完整的材料:

 

“阅《时报》,知梁任公归国,京津人士都欢迎之,读之深叹公道之尚在人心也。梁任公为吾国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吾国之思想界。十五年来,吾国人士所以稍知民族思想主义及世界大势者,皆梁氏之赐,此百喙所不能诬也。去年武汉革命,所以能一举而全国响应者,民族思想政治思想入人已深,故势如破竹耳。使无梁氏之笔,虽有百十孙中山、黄克强,岂能成功如此之速耶!”

                                    ——胡适 《留学日记》19121110

 

由材料不难看出胡适视梁启超为“革命第一大功臣”主要基于他倡导宣传民族主义,而命题者却无视这一史实,随意裁剪材料,断章取义,完全阉割了这段材料的灵魂和主旨,着实令人不解。

 

事实胜于雄辩!梁启超曾提出影响深远的“大民族主义”概念。他认为在中国这样的多民族国度里,要建立统一有力的次序与世界各国竞争,境内的各民族就必须统合起来,汉、满、蒙、回、藏、苗共同组成一个大民族,名字就叫中华民族。“吾中国言民族主义者,当于小民族主义之外,更提倡大民族主义者。小民族主义者何?汉族对于国内他族是也。大民族主义者何?合国内诸族以对于国外诸族是也。”(梁启超 《政治学大家伯伦知理之学说》)

 

孙中山后来接受了梁启超的“大民族主义”观念,也提倡整合汉、满、蒙、回、藏五族,同化成一个“中华民族”。

 

中国民族主义兴起后,首先对于清帝国的灭亡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革命军在武昌起义后,全国各地各阶层民众群起响应,很快促使清政府垮台。这不仅是武装斗争的结果,也有民族主义这一强大且日益深人人心的思想武器在发挥作用。这就是胡适对于梁启超及其倡导宣传的民族主义评价极高的原因。如果我们无视梁启超鼓吹共和主义、民族主义及东方主义等事实,而仅仅停留在他宣传维新变法上,用一成不变的眼光来看他,那么就无法走近梁启超的世界,去年全国文综一历史部分梁启超批“科学万能说”题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因而,引用新材料决不能背离史实,更不能为材料适应答案就任意裁剪材料和断章取义,立足史实才是历史的本真。

 

作者简介张智海,河北省尚义县第一中学历史教师,中学高级教师,河北省骨干教师。河北省新世纪“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和张家口市学科带头人。多篇文章被《北方文物》《张家口师专学报·社科版》等刊载。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