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试析叙利亚—伊朗准联盟关系的形成原因 |
 |
时间:2009-7-24 13:43:17 来源:不详
|
|
|
给伊朗提供30万~40万吨磷酸盐(伊朗的石油化工工业所需求的),后来,叙利亚把它每年的磷酸盐出口增加到100万吨,这同伊朗的国内需求基本持平。另外,据报道,在访问德黑兰期间,叙利亚副总统阿卜杜勒·哈利姆·哈达姆也同伊朗签定了一个秘密武器交易。报道显示,在8月初,几艘装有包括130毫米、2—23反飞机大炮榴弹炮、坦克、弹药在内的船只离开塔尔图斯和拉塔基亚港口驶往伊朗[4]。而且,几架装有武器的飞机也从叙利亚到达伊朗,这同1982年春伊朗的一系列成功相一致,从而导致伊拉克军队从他们所占领的伊朗领土上被驱逐。这些协议签署后,叙利亚在4月8日关闭了它与伊拉克的边境,更关键的是,关闭了经叙利亚的伊拉克石油公司的管道,作为回报,叙利亚人不但从伊朗获得了打折的石油,而且他们还在哈马和巴尼亚斯港口提炼以供对外出口。伊朗前外长阿里·阿克巴尔·韦拉亚提(Ali Akbar Velayati)曾说,“这是加强和扩大与叙利亚和伊朗共同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相关的政治关系的一种方式”。但是为了在纷繁复杂的局势中留有更多的回旋余地,叙—伊双方所签署的这个条约表面上只是一些经济协定,而并未公开的将安全义务和责任包括在内,按照凯格利(Charles W. Kegley与威特考夫(Eugene R. Wittkopf ) 1999年合著的《国际政治》一书对联盟的界定,即联盟是指两个及以上国家为了增强它们间的共同安全,通过集合军事力量、承诺协调政策而签订的正式协定。按照这种界定,只有签订正式军事协定的安全合作才可称为军事联盟[5]。但从双方表现和历史事实又可见其隐含着的安全合作关系,因此把叙—伊关系称为准联盟关系。 总之,叙—伊联盟的形成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至关重要的战略利益的结合,即共同反对伊拉克,以色列和西方霸权。之后,该联盟又经受住了后来的黎巴嫩—以色列战争和海湾战争等重大考验而存续至今,成为中东最持久且最具潜力的轴心之一。 参考文献: [1] Jubin M.Goodarzi,Syria and Iran:a:Diplomatic Alliance and Powers Politics in the Middle East[M].London. New York:Tauris Academic Sicdies,2006. [2] 赵国忠,等.简明西亚北非百科全书[K].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2000. [3] Jubin M.Goodarzi,Syria and Iran:a:Diplomatic Alliance and Powers Politics in the Middle East, Tauris Academic Sicdies London new York,2006. [4] Jubin M.Goodarzi,Syria and Iran:a:Diplomatic Alliance and Powers Politics in the Middle East[M].London. New York:Tauris Academic Sicdies,2006. [5] 孙德刚.叙利亚与伊朗准联盟关系浅析[J].阿拉伯世界研究,2006,(6).上一页 [1] [2] [3]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