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日本遣唐使井真成入唐时
最新热门    
 
入唐求法:铸造新罗僧侣佛教人生的辉煌

时间:2009-7-24 13:44:27  来源:不详

  洪陟、惠哲两人和道义一样,入唐求法,并同样接受西堂智藏禅宗学说。洪陟创立了实相山禅门,惠哲则创立了桐里山禅门。
  真鉴禅师慧昭贞元二十年人唐,至沧州拜谒神鉴法师,两人一见如故。此后赴嵩山少林寺,又临终南山“登万仞之峰,弭松实而止观,寂寂者三年”。大和四年返回新罗,进而创立了智异山禅门。
  综合《景德传灯录》、《祖堂集》等史料记载,何劲松氏认为玄昱禅师元和四年(809)入唐,在唐逗留28年以上,向唐僧怀辉学习禅宗。开成二年返回新罗,受到新罗闵哀王、神武王、文圣王、宪安王的礼敬,创立了凤林山禅门;此后另一僧侣审希继承了玄昱学说,将凤林山禅门发扬光大。
  道允创立了师子山禅门。道允长庆五年(825)入唐,投入南泉寺普愿禅师门下学法,大中元年(847)返回新罗,在唐逗留20余年。道允回国后传禅20余年,其继承人为折中禅师,两人对于新罗师子山禅门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贡献。
  无染创立的圣住山禅门。无染入唐前就到新罗名刹寺院求法巡礼,长庆初年入唐,先到终南山至相寺求法,又到东都佛光寺向名僧如满问道,受到如满的赞赏;他还拜谒宝彻法师,收益良多。因唐武宗毁佛,会昌五年无染返回新罗。无染驻留于圣住山,成为新罗下代禅宗发展的典范。
  梵日、行寂创立的阁崛山禅门。梵日太和年间入唐,参拜盐官齐安大师、药山惟俨法师。会昌四年法难肇始之时,梵日避难逃往商山静心禅修,六年返回新罗。返回后受到溟州都督金公邀请,驻留阁崛山,被封为国师。梵日的弟子行寂咸通十一年入唐,如上文所述,他步行至长安,受到唐懿宗接见。随后又游历五台山、成都静众寺、衡山等地,中和五年(885)回国,重新回到梵日门下。
  顺之禅师创立的仰山禅门。顺之禅师大中十二年(858)人唐,拜访仰山慧寂和尚,景文王在位期间返回新罗。
  综合以上禅宗东传新罗之史实,入唐新罗僧侣所做贡献有目共睹,对新罗下代社会产生的影响也是相当大的。首先,韩国僧侣所学均为南岳怀让系统马祖道一的禅法。如道义、洪陟、惠哲3人均是随西堂智藏学习,而智藏自童年起就随马祖道一学禅。真鉴禅师慧昭人唐后随神鉴法师,玄昱人唐后以章敬怀晖为师,道允、折中人唐以参习南泉普愿的禅法,无染人唐成为麻谷宝彻的弟子,梵日入唐以盐官齐安、药山惟俨为师,顺之禅师入唐师承慧寂。其中智藏、神鉴、怀晖、普愿、宝彻、齐安、惟俨等人均是马祖道一的弟子,慧寂则是道一的再传弟子。就是说,新罗九山禅门传承的均是六祖慧能的弟子怀让系统的禅法。当然,在传承过程中,入唐新罗禅僧根据自己的体会,使传人新罗的禅宗更加丰满并适宜于新罗的实际。其次,九山禅门的创立者不辞劳苦,兢兢钻研,有的人数十年逗留唐朝,不仅在新罗,而且在唐朝也是众望所归。如真鉴禅师入唐至沧州见到神鉴大师,其形貌超然,识见非凡,寺院中传扬着“东方圣人,于此复见”,及“黑头陀”的赞叹声;无染禅师拜见佛光寺如满和尚,如满“应对有惭色,曰:‘吾阅人多矣,罕有如是新罗子。他日中国失禅,将问之东夷耶?”惠哲禅师人唐见到西堂智藏,谈论禅理,云:“某生缘外国,问路天地,不远中华,故来请益。倘他日无说之说、无法之法流于海表,辛斯足矣!大师知志既坚,禀性最悟,一识如旧,密传心印,于是禅师已得赤水所遗灵台豁尔如大虚之寥廓也。夫夷夏语乖,机要理隐,非伐柯执斧,孰能与于此乎!未几西堂终,乃虚舟莫留,孤云独逝,天南地北,形影相随。所历名山灵境略而不载也。到西州浮沙寺,披寻大藏经,日夕专精,晷刻无废,不枕不席至于三年。文无奥而未穷,理无隐而不达。或默思章句,历历在心焉。以违亲岁积,宣法心深,遂言归君子之乡,直截乾城之浪。”就是说,由于这些僧侣在新罗就堪称精英,入唐后又笃志修行,不仅学有所成,而且获得唐朝高僧大德的称赞,奠定了回国后声名鹤起的基础。第三,这些禅门宗师在唐朝求法巡礼过程中,不仅对禅宗多有体会,而且将佛教其他宗派学说融会贯通,对禅宗在新罗的传播产生了相当的影响。如他们中的有些人对佛教密宗的诠释,加深了禅门的神秘感,有利于九山禅门的发展。第四,学成回国后,除过个别人外,他们几乎都得到新罗最高统治者的青睐扶持,促成新罗九山禅门兴盛。道义和尚入唐时间早,返回新罗后并未受到新罗王应有的礼敬,迦智山禅门到体澄禅师之时才得以兴盛。桐里山禅门创立者惠哲返回,新罗文圣王频来问讯,惠哲当仁不让,提出治理国家的措施。玄昱返回后,得到闵哀王、神武王、文圣王、宪安王的多方支持,并延请至王宫说法唱道;无染创立圣住山禅门,新罗文圣王、宪安王、景文王、宪康王、真圣王对其均十分礼敬,景文王拜无染为国师,真圣女王谥其为“大朗慧”号。梵日创立远崛山禅门,新罗景文王、宪康王、定康王均想拜其为国师,但梵日终不应招,隐居山寺不出,直到圆寂。无疑,新罗下代诸王重视人唐返回禅师,将他们奉为国师,是和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