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陈独秀精神是中华民族精
中国转动世界——探寻世
二十世纪中国史学理论的
世界化学研究中心之形成
太昊伏羲考辨——兼及古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
陈寅恪先生唐史研究中的
北朝的“市”:制度、行
关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汉史研究中的几个重要问
最新热门    
 
探究中华科技文明之河的“两岸风光”

时间:2009-7-24 13:44:45  来源:不详
力发现其中的趋势。 我们需要的不是一个静态的历史,而是一个动态的历史。



结论



本文的主要观点是,对中国传统科技与文明的研究,可以继承李约瑟的工作,发展他的研究的社会学取向。 但是,不必纠缠于李约瑟关于“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发生”的负面问题, 而是要发展李约瑟关于中国科技与文明的正面问题研究。要问诸如下列的问题:中国古代在探求自然知识方面达到了什么样的水平?为什么中国科技与文明会在宋代达到一个高峰?中国传统社会是如何把科学知识富有成效地应用到国计民生和社会发展的?这就需要从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多方面的视角提出多方面的问题,进行多方面的研究,提出多元化的解释。一旦在研究方法上跳出科学绝对正确、绝对 对客观的束缚,[23] 从中国人的社会实践去理解中国科技与文明,我们就不仅仅只想象“百川归海”的图景, 而是可以充分领略中华科技文明之河的“两岸风光”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样的学术境界恐怕比脱离了历史真实的所谓“真面目”更为引人入胜。

近来中国科学史学术界似乎有这样一种疑虑,就是认为既然已经有了李约瑟的大部头的《中国科技史》,又已经有了中、外学者一个多世纪对中国科技史的专门研究,其中有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上世纪末主持的30多卷本的《中国科技史》“大书”,好像中国传统科技史没有什么可研究的了。这实在是一种不必要的疑虑。若是我们如上所述,对中国科技与文明进行多元化的社会学、文化学研究,那可以研究的问题可以说是层出不穷,学术之路可以越走越新。拿一个西方的例子来说,西方学者研究“科学革命”,著作文章可以说是汗牛充栋,同样以“科学革命”为标题的著作就不下十几种,对科学革命的解释,有特点、有份量的论点就有二十多种,但在西方学术界看来,“科学革命”的问题到现在也没有搞清楚,研究永无止境。靠的是什么?正是学术思想与方法的日新不断。

最后,本文要稍微提一下这种研究的现实意义。国人爱讲“以史为镜”,其实通过对中国科技与文明作这样的历史研究而可以得到经验和智慧可以很多。 我们现在提倡创新,要创造先进的知识,要建立先进的文化,要以发展生产力来不断满足社会的需要,要“执政兴国”,那中国古代能把知识有效地应用于社会的经验,像宋代这样国家机构能积极有效地组织科技活动,为国计民生服务, 不正是我们今天可以借鉴的吗?创新要与活用相结合, 活用也是创新, 而仅这一个“用”字,在中国传统社会文明中又有多少宝贵的经验啊。 如果说李约瑟的负问题曾经有唤起中华民族觉醒的现实意义,那么中华民族正在实现伟大复兴的今天,发展李约瑟的正面问题的研究,其现实意义更为重大。



参考文献

Barnes, Barry. 1977. Interests and the Growth of Knowledge.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Bernal. J.D. 1957. Science in History. London, Watts & Co. Ltd. 中译文见《历中上的科学》,伍况甫等译,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59.

Bodde, Derk. 1957. Evidence for Laws of Nature in Chinese Thought.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20: 709-727.

Cohen, H. Floris. 1994. 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 A Historiographical Inquiry, chapter 6..5, “Why 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 Eluded China”, pp. 439-83.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中译文见: 刘钝、王扬宗, 2002, 214-78.

Durkheim, Emile. 1912/1995. The Elementary Forms of the Religious Life. Translated an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Karen E. Fields.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Elzinga, Aant. 1999. “Revisiting the ‘Needham Paradox’”. In Habib & Raina, 1999, pp.73-113. 中译文见:刘钝、王扬宗, 2002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