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西汉授田制度与田税征收
张学良“枪杀杨常事件”
论张学良的国家统一观
论张学良的体育理念与实
浅谈张学良的军队教育理
论张学良在西安事变和平
张学良与东北新建设及其
伟大的爱国者 中华民族
大遗址和古城址的探查研
 九·一八事变 张学良为
最新热门    
 
对张学良送蒋回宁的几点认识

时间:2009-7-24 13:45:30  来源:不详

   摘 要:作为西安事变主要决策者、发动者的张学良,不顾个人安危,亲自送将回宁,结果遭到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软禁,失去了自由,铸成中国现代史上的憾事。史学界对此世纪谜团一直甚感兴趣,对张学良此举众说纷纭。本文以史料为依据,认为张学良此举是为了维护蒋介石的领袖威严,为了消除国内外对西安事变的种种责难,以正视听,另外从当时情况看,张学良此举是有安全保障的,正因为如此张学良才会亲自送蒋回宁。
    关键词:张学良 蒋介石 西安事变 送蒋回宁

  张学良、杨虎城为了结束长期的内战,以团结起来抗击日本的侵略,挽救垂危之国家和民族,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这使得本已十分紧张的国内局势愈加紧张,新一轮大规模内战一触即发。如何解决西安事变顿时成为国内外关注的一个焦点,因为这从某种意义上讲关系着中国的命运。张杨的一念之差可能让中国再次陷于无休止的内战,给蠢蠢欲动的日本造成可趁之机,“中国可能因此而亡国”(毛泽东语)。同样为了国家和民族免于内战,实现“兵谏”的初衷,张学良将军于12月25日力排众议,不顾个人安危,以巨大的勇气和无所畏惧的精神亲自送蒋回宁,独自承担起西安事变的全部责任,从此张学良长期身陷囹圄,失去了自由,这对张学良本人及其所领导的东北军是不幸的,是一个悲剧。那么张学良为什么要这么做?他没有预料到自己去南京后的危险吗?对此史学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拟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拙见,并借此机会求教于史学界同仁。

  一、蒋介石最终配合张学良、杨虎城,基本上同意张学良杨虎城所提的八项救国主张,表示愿意以领袖的人格担保兑现谈判达成的协议。尊将为领袖并与蒋介石有着的非同一般关系的张学良看到蒋介石既然已经作出如此姿态,便决定送蒋回宁,以维护领袖的威信和尊严。

  一开始蒋介石的态度十分蛮横,拒不与张杨合作,但是后来迫于各方面的压力,同时为了不让何应钦的阴谋得逞,蒋介石态度变得缓和了,同意与张杨合作,表示:改造政府,三个月内召开救国会议,改组国民党,同意联俄联共。(1)蒋介石还让22日抵达西安的氏兄妹代表他同西安和中共方面进行谈判。经一再讨价还价,宋氏兄妹终于接受了张杨和中共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达成了以“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为基础的协议。对于谈判达成的协议,经周恩来和宋美龄的一再劝说,蒋介石终于表示愿意以“领袖的人格保证”兑现,回到南京以后逐条逐步执行。24日蒋介石学口头答应张学良:(一)下令中央军退出潼关以西;(二)辞去行政院长的职务,由张学良推荐战时内阁名单,并令何应钦出洋,令朱绍良等中央大员离开陕甘;(三)回京后释放爱国七领袖;(四)联红容共;(五)立即召开国民党会;(六)联俄联共。(2)这表了蒋介石愿意和平解决事变,在与周恩来会昭时蒋介石表示“我们肯定不会打内战了。”(3)25日蒋介石还对张学良说:“今天以后发生内战,我负责。今后我绝不剿共。”(4)至此蒋介石基本上接受了张杨在通电中所提的八项救国主张,张杨基本上达到了发动西安事变的目的。
  经过“东北易帜”、“中原大战”中武装调停、“九一八”和“热河抗战”失利后代蒋受过,张学良与蒋介石之间有着非同一般的交情。张学良一直真心尊蒋为领袖,认为蒋介石“是领袖,有领袖的人格,有可靠的信用,有崇高的威严” (5)正因为如此,在事变之初他就向杨虎城表示“如果委员长到西安后,采纳了我们的意见,我便送他回南京” (6),也曾向蒋介石做过类似的表态:“为了增高你的声望,便于领导抗日,我愿学一学负荆请罪……(7)现在蒋介石逐步转向合作,已经答应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基本与张杨八项救国主张相吻合。也就基本实现了张杨发动西安事变的目的。更何况蒋介石由于西安事变声望扫地,就像蒋自己讲的一样:“栽了一个大跟头,名誉地位统统完了。统帅走上了这条末路,在人们心目中还有什么分量?”那么实现当初的诺言,送蒋回宁,以维护蒋介石的领袖威信与尊严,便势在必行。这在张学良送蒋回宁前夕的言论可以看出来,他曾对应德田说道:“我们这次发动事变,对他的打击太大,我们说抓就把他抓起来,说放就叫他一走了事,他还成什么领袖?……所以我必须亲自送他回去,使他能够保持威信和尊严,好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