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试论历史教学孕涵在素质
试论历史教学孕涵在素质
试论历史教学孕涵在素质
试论历史教学孕涵在素质
最新热门    
 
邵晋涵在历史编纂学理论上的贡献

时间:2009-7-24 13:46:01  来源:不详
,《南史》有传,即互相贯通之旨也。”[②b]如果不是把握二书的宗旨,明了学术渊源上的师承关系,仅仅从史书的形式上看问题,根本得不到这样深刻的认识。

(二)强调私人修史别识心裁,宗旨明确,而集众修史不利于表现史家思想,影响史学发展。

唐代史馆修史,集众人所长,撰成八史,成绩很大,但同时也开始暴露出修史职责不明,众人共成一书,水平参差不齐,前后矛盾等问题。然而《梁书》和《陈书》实际上是姚思廉独自撰成,所以优点比较突出。邵晋涵评论《梁书》说:“要其排整故事,叙次明晰,议论亦多平允,分卷次第,犹具汉晋以来相传之史法,异乎取成众手,编次失伦者矣。”[③b]他评论《陈书》说:“其书首尾完善,叙次如出一手,信思廉之善承家学也。虽其纪传年月间有抵牾,要不得微疵而掩其全体耳。”[④b]这说明专门家学在修史时可以发挥自得之学的优势,从而显示出别识心裁对史书编纂的重要作用。

相比之下,史馆集体修史却不能充分发挥史家的特长,只能服从监修者的意图,遵照固定的体例纂修。这样修成的史书缺乏史意,史学价值大为减色。刘煦等编修的《旧唐书》,虽然去唐不远,容易撰成实录,“然旧书不成于一手,……舛互缺漏之病,好其书者不能为之讳也。……较韦述等所修旧史,截然高下,不可并论矣”。[⑤b]人所修宋、辽、金三史,尤其是《宋史》,素来受到世人讥议,但人们多从内容芜杂、重复抵牾等方面批评其编纂得失。邵晋涵虽然也指出“其前后之复沓抵牾不一而足”,但更主要的是批评元代史家只知照抄旧史,不明修史宗旨。他说:“当时修《宋史》,大率以宋人所修国史为稿本,匆遽成编,无暇参考。宋人好述东都之事,故史文较详,建炎以后稍略,理、度两朝,宋人罕所记载,史传亦不具首尾。遂至《文苑传》止详北宋,而南宋仅载周邦彦等寥寥数人;《循吏传》则南宋无一人,岂竟无可考哉,抑亦姑仍东都之旧而不为续纂也。”[⑥b]后人修前代史,无论在史实还是见识方面,都应当超越前人,所修史书才有价值。然而元人修史因循苟且,南宋部分的内容严重匮乏,几乎不成其为史书,史实尚不完备,怎么能表现出撰述宗旨,更遑论其书的思想价值。

邵晋涵关于著述宗旨的理论,在其史学实践活动中表现得更为明显,两方面相得益彰。

改撰《宋史》是邵晋涵久有的志愿。他利用宋人碑版、文集考证《宋史》舛误,收获较大。今存《南江札记》中的40余条考辨材料,补偏纠谬,颇见功力。鉴于邵晋涵治《宋史》的声望,当时学者认为改编《宋史》非他莫属。段玉裁致书邵晋涵说:“先生邃于史学,闻实斋先生云,有《宋史》之举,但此事非先生莫能为。”[①c]这种看法非出于一人,反映了当时学人的普遍期望。从现有材料来看,邵晋涵仍然想用纪传体撰修新史书,这与章学诚试图用创新体裁改编《宋史》在形式上有所不同。章学诚在给邵晋涵的信中说:“足下《宋史》之愿,大车尘冥,恐为之未必遽成;就使成之,亦必足下自出一家之指,仆亦无从过而问矣。……仆思自以义例撰述一书,以明所著之非虚语。因择诸史之所宜致功者,莫如赵宋一代之书。而体例既于班马殊科,则于足下所欲为者,不嫌同工异曲。”[②c]钱大昕《十驾斋养新余录》中保存了邵晋涵著述中的《儒林》、《文艺》、《隐逸》三传目录,可为纪传体之证明。利用旧史体改编旧史书,倘若没有别识心裁,只在史料方面作些修补,肯定不会收到良好效果。王惟俭《宋史记》、王洙《宋史质》、柯维骐《宋史新编》、陈黄中《宋史稿》无不如此。邵晋涵吸取了前人的教训,明确提出改编旧史贵在有自己的撰述宗旨。章学诚曾与邵晋涵讨论此事,“因请君立言宗旨,君曰:宋人门户之习,语录庸陋之风,诚可鄙也。然其立身制行,出于伦常日用,何可废耶?士大夫博学工文,雄出当世,而于辞受取与、出处进退之间,不能无箪豆万钟之择,本心即失,其他又何议焉!此著《宋史》之宗旨也。”[③c]邵晋涵是想通过重新编撰《宋史》,褒扬宋代士大夫气节,惩诫空谈心性的学风,从而起到经世的作用。他首先编撰《南都事略》,使南宋的史实内容与北宋大体相当,然后编成前后贯通的赵宋一代全史。新书拟标名《宋志》,以显示与《宋史》不同的编纂志趣。尽管邵晋涵没有完成改撰《宋史》的大业,但他做出的理论建树功不可没。

为毕沅修订《续资治通鉴》,是邵晋涵一次重要的修史实践活动,同样贯彻了他的撰述宗旨。毕沅因不满意王宗沐、薛应旗二家《宋元资治通鉴》和徐乾学《资治通鉴后编》,嘱幕僚文人重新编纂宋元二代史书,接续司马光《资治通鉴》。此书初稿仅就徐乾学《后编》略加删润而成,然而《后编》和《宋史》一样,存在着详北宋而略南宋的缺点,全书宋史部分的内容15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