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没有相关教案试题
最新热门    
 
章门弟子与中国近代史学转型

时间:2009-7-24 13:46:09  来源:不详
经开始旁征博引西学书籍以诠释《管子》、《淮南》。1900年,他在《中国通史略例》中更系统提出:“今日治史,不专赖域中典籍。凡皇古异闻,种界实迹,见于洪积石层,足以补旧史所不逮者,外人言支那事,时一二称道之,虽谓之古史,无过也。亦有草昧初启,东西同状,文化既进,黄白殊形,必将比较同异,然后优劣自明,原委始见,是虽希腊、罗马、印度、西膜诸史,不得谓无与域中矣。若夫心理、社会、宗教各论,发明天则,烝人所同,于作史尤为要领。”[19](p331)在这里,他从中国历史研究着眼,第一次广泛地论述了西方近代考古学、比较史学、心理学、社会学、宗教学等理论与方法的重要意义,并强调其“于作史尤为要领”,这无疑标志着中国史学科学化的正式发端。

第二,主张历史研究必须讲求条理系统,使之成为一门社会科学。作为一门新兴社会科学,近代史学与传统史学有很大的不同,这种差异除了体现在是否运用了西方近代的科学理论与方法之外,还反映在是否具有条理系统性。在中国传统史学中,虽也曾出现过一些“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鸿篇巨制,但总体来说仍以拘于史料考订的著述居多。这些考史著作固然包含了梁启超所谓的“科学精神”,却往往过于琐碎,“寻其枝叶,略其本根”[36](p14),缺乏条理系统,不能总揽全局、贯通全史,更无法揭示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对此,章学诚即曾批评说:“整辑排比,谓之史纂;参互搜讨,谓之史考;皆非史学。”[37](p524)凌廷堪也严厉针砭道:“搜断碑半通,刺佚书数简,为之考同异,校偏旁,而语以古今成败,若坐雰雺之中,此风会之所趋而学者之所蔽也。”[38](p200)

有鉴于此,章太炎积极主张吸收西方近代科学讲求条理系统的优长,以此来改变传统史学流于琐碎的弊端。他说:“学者第一要懂得大体”[4](p76),“论史须明大体,不应琐屑以求”[4](p229),“倘若琐碎的去求,就是白首穷经,也无补于事的”[4](p80)。因此,“所贵乎通史者,……以发明社会政治进化衰微之原理为主”[16](p167),“必以古经说为客体,新思想为主观”,“熔冶哲理,以逐逐末之陋”[19](p331、329)。他还分辨说:“史有三长,谓才、学、识。‘作史’者必兼具三事,‘考史’者只须一‘学’字耳。其难易不同”[6](p828),并且回顾自己最初“对于学问,总求精奥,后来觉得精奥也无甚用,就讲大体,对于前人所未发者,虽然也曾加以发明,但琐碎的是总不讲了”,“这样去讲求,就能得着系统。得了系统,就可以卸烦”[4](p75)。今天看来,章太炎这种对系统性的强调,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史学科学化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关于这一点,毛子水曾经盛赞说:“我们一大部分的‘国故学’,经过他的手里,才有现代科学的形式。”

更关键的是,正如毛子水同时所指出,“钱沈朱诸君所编的《文字学》和朱逖先先生所编的《中国古代文学史》等,皆是用科学的精神研究国故的结果”[39]。章太炎还通过言传身教,促使章门弟子在史学的科学化上取得了一致共识。如钱玄同就宣称:“我们如果愿意阐明‘国故’的真相,非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不可。”[40](p87)在音韵学研究的过程中,他也积极吸取了西方语言学的理论,是高本汉学说在中国的最早介绍者和采纳者之一。他同时还赞许刘复等人运用实验语音学的研究方法“一定是极有价值的”[41](p14)。他甚至对唯物史观派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一书也极为欣赏,并在日记中写道:“近来每于晚间向床榻上看郭氏书,觉其见识实超卓,治甲、金文当以此为正路。我之目的虽与彼不同,彼重历史,我看文字,但治文字亦非具此眼光不可也。”[42](p3886)

此间,甚至连一向被视为“保守”的黄侃也主张输入西方科学方法。他对尝试引入西方近代语法学原理来研究中国语言文字的《马氏文通》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及至丹徒马氏学于西土,取彼成法,析论此方之文,张设科条,标举品性,考验经传,而驾驭众制,信前世所未有也”,他还驳斥那些非议《文通》“不师古”的说法是“不悟七音之理,字母之法,一皆得之异域”,并且表示:“文法之书,虽前世所无,自君作故可也”[43](p127-128),充分表达了他对引进西方学理的支持。至于在学术研究的系统性方面,黄侃也申明:“夫所谓学者,有系统条理,而可以因简驭繁之法也。明其理而得其法,虽字不能遍识,义不能遍晓,亦得谓之学。不得其理与法,虽字书罗胸,亦不得名学。……小学者,即于中国语言文字中研究其正当明确之解释,藉以推求其正当明确之由来,因而得其正当明确之用法者也。”[44](p2)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