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没有相关教案试题
最新热门    
 
章门弟子与中国近代史学转型

时间:2009-7-24 13:46:09  来源:不详
松、李大钊等这些引进西方社会科学的课程均被朱希祖列为“本系最重要之学科”[30](p1-2),规定为必修科目,由是造成了“大有处士横议,百家争鸣之概”[53](p86)的引进西方史学理论热潮。

在此期间,朱希祖还运用西方史学的分期方法,将中国断代史课程分为上古、中古、近古、近世4期,并且解释说:“盖史学以时代相次,乃能明其原因结果,此乃应用科学方法整理史学者。”[54]这就基本扬弃了中国传统史学以朝代为断代标准的分期方法,使之更加科学。

其次,在历史研究的系统性方面,朱希祖更是不遗余力地身体力行,并由此获得了章太炎“逖先博览,能知条理”[55](p317)的赞赏,其弟子傅振伦也评价:“先师研究史学,最重科学方法。所谓科学方法者,即治学有条理系统,而迹象能求其真,进而明其因果关系也。先师于此,实力行之。”[56]

具体说来,朱希祖继承了章太炎提出的“以发明社会政治进化衰微之原理为主”的史学思想,他并且进一步号召:“治史以搜集材料,考订事实为始基;以探索历史哲学,指挥人事为归宿。此史学之主体大用也”[27],“博学深思,经纬万有,著书立说,指导人类,蔚为史学正宗”[50],这无疑将历史学的任务提升至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在《中国史学概论》讲义中,他还分别从史学的起源与派别两方面检讨中国传统史学的得失,认为中国传统史学虽然在记述方面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成果,但由于缺乏系统的哲学指导,所以在“推理主义”方面的进展一直未能有所突破,因此必须加强史学研究的系统性,使它与其它社会科学一样,努力探索历史发展的普遍法则。

总之,无论是在引入西方近代科学还是强调历史研究的系统性方面,朱希祖都继承了章太炎史学思想中的有关论述,进一步有力推动了中国近代史学的科学化。通过他的一系列课程改革,北大史学系终于摆脱了过去“文史不分”的窘境,跻身于社会科学学科的行列,“和经济、政治、法律三系的联系最为密切。在北大十八系中,史学是和这三种学科并列为一组的”[29](p173)。而这一举措在中国史学界也造成了重大影响,“此种制度实施以后,国内公私大学史科,纷纷仿效。于是中国史学,乃得跻于科学之列,始渐有以史学名于世者”[56]。

 

 

参考文献:

[1]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M].东方出版社,1996.

[2]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3]钱穆.余杭章氏学别记[A].章念驰编.章太炎生平与学术[M],三联书店,1988.

[4]马勇编.章太炎讲演集[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4.

[5]章太炎全集:第4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6]马勇编.章太炎书信集[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

[7]华勒斯坦等.学科·知识·权力[M]. 刘健芝等编.北京:三联书店,1999.

[8]华勒斯坦.开放社会科学——重建社会科学报告书[M]. 刘锋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

[9]钱穆.序[A].现代中国学术论衡[M].北京:三联书店,2001.

[10]汪荣祖.五四与民国史学之发展[A].萧延中、朱艺.启蒙的价值与局限——台港学者论五四[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

[11]程颢、程颐.二程集:第2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1.

[12]黎靖德.朱子语类:第8册[M]. 北京:中华书局,1994.

[13]康有为.桂学答问[M].北京:中华书局,1988.

[14]邓实.国学今论[J].国粹学报,第1年第5号,1905-6-23.

[15]陈寅恪.陈垣《元西域人华化考》序[A].金明馆丛稿二编[M].北京:三联书店,2001.

[16]汤志钧.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7.

[17]章太炎十次讲学记[N].申报,1922-6-18.

[18]章太炎讲学第四日记[N].申报,1922-4-23.

[19]章太炎全集:第3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20]章太炎.论六经皆史[A].傅杰.章太炎学术史论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21]章太炎.国学概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22]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