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久佚海外《永乐大典》中
彩图说明──图24 山西
最新热门    
 
《永乐大典》的价值、流传与利用

时间:2009-7-24 13:46:24  来源:不详
法,(姚广孝重修)“赐名《永乐大典》,贮文渊阁,副本贮皇史宬”,则正本当为永乐初编本,副本应是嘉靖重录本。按照《旧京词林志》的说法,则“原本”即永乐初编本。唯独说“重录正副二本”,不但没有原始根据,而且“原本”之外,何为“正本”?何又为“副本”?根据《明实录》及《春明梦余录》,《永乐大典》实则二本,一为永乐初编本,一为嘉靖重录本,“正本”即“原本”,副本即重录本。

关于《永乐大典》的存毁情况,说法也不一致:

1、《四库全书总目》的著录,明确写着:“南京原本与皇史宬副本并毁。今贮翰林院库者,即文渊阁正本”。

2、通行的说法,被毁者为文渊阁正本,残存者为皇史宬副本(移翰林院库)。

3、被毁者为皇史宬副本,残存者为文楼原本。

不论三本,还是二本,对于明清易代被毁的说法,都只是推测,并沒有确凿的根据。因而,又形成另外一种推测,即《永乐大典》没有被毁而是随葬永陵了,明世宗“殊宝爱之”,不妨寄一线希望于永陵之中。

如此巨制,仅仅抄写两部,竟然不知其中之一的下落,确实是一大令人费解的历史之“谜”!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明末清初没有多少人重视其书。


三、发掘再利用


发现并认识《永乐大典》的巨大文化价值,是在其成书360多年以后的清高宗乾隆年间,但这时《永乐大典》仅残阙2422卷。乾隆三十八年(1773)上谕修《四库全书》,“特因”《永乐大典》“采摭甚博,其中或有古书善本,世不恒见,今就各门汇订,可以凑合成部者,亦足广名山石室之藏”,因派军机大臣为总裁,责令专司详校,并与《古今图书集成》互为核校,“择其未经采录而实在流传已少,尚可裒缀成编者”。[⑧]《四库全书》修成之时,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实际辑出四部书516种,自以为“菁华已采,糟粕可捐,原(书)可置不复道”了。此后,残存的书卷不断遭到洗劫,“家贼”盗窃,“外寇”掠夺。20世纪50年代以后,经多方搜集,至1960年得730卷,中华书局影印出版。再后,又陆续得67卷,中华书局亦影印出版。两次影印797卷,不到原书的百分之四。然而,就是这样一部残存的《永乐大典》,自18世纪中叶以来,学人们不断从中辑出已亡佚的古书,截至20世纪末,据不完全统计,从中辑出佚书近600种。

 

《永乐大典》所抄原书,标示书名、作者非常醒目,因而我们可以知道,尚有大量方志、医书、戏曲、民间文学著述未被辑出。从已经影印出版的797卷看,方志书超过七八百种、医药书亦有60余种,绝大多数尚待发掘整理,或正在进行中。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发现《永乐大典》自身和从中所辑佚书存在的种种问题。

首先,《永乐大典》表面看“包装豪华”、抄写工整,还署有书手与复核者姓名,似乎非常认真负责,但只要细心与所引原书核对,就会发现并非如人所誉“不曾擅减片语”,实在有不少错漏,还往往弄错书名。

1、文字错漏。《永乐大典》卷15951“运”字韵下“五运”引《唐语林》,原出《封氏闻见记》卷4《运次》。两相对照,《永乐大典》错漏甚多,四库馆臣不得不另采《封氏闻见记》原文,作为《唐语林》的“补遗”。

下面,再请看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永乐大典》卷19637“目”字韵下“医目”条引《唐语林》,原出《因话录》卷6《羽部》。两相对照,《永乐大典》随意删改原文的情况更为严重:


《因话录》卷6《羽部》原文
 《永乐大典》引《唐语林》文字
 
相国崔公慎由廉察浙西。左目眥生赘,如息肉,欲蔽瞳人,视物极碍,诸医方无验。一日,淮南判官杨员外牧,自吴中越职,馔召于中堂。因话扬州有穆中善医眼,来为白府主,请遗书崔相国铉,令致之。崔公许诺。后数日,得书云:“穆生性麤疎,恐不可信。有谭简者,用心精审,胜穆甚远。”遂致以来。既见,白崔公曰:“此立可去。但能安神不扰,独断于中,则必效矣。”崔公曰:“如约,虽妻子必不使知。”谭简又曰:“须用九日睛明,亭午于静处疗之。若其日果能遂心,更无忧矣。”是时月初也。至六七日间,忽阴雨甚,谭生极有忧色。至八九大开霁。问崔公:“饮酒多少?”崔公曰:“户虽至小,亦可饮满。”谭生大喜。初,公将决意用谭之医,惟语大将中善医者沈师象,师象赞成其事。是日引谭生于使宅北楼,惟师象与一小竖随行,左右更无人知者。谭生请公饮酒数杯,端坐无思。俄而谭生以手微扪所患,曰:“殊小事耳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