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世界霸权与印度洋(1) ─
世界霸权与印度洋(2) ─
美国史学界关于对日使用
顾颉刚与《当代中国史学
关于国民党新军阀形成及
关于五卷本《东坡志林》
20世纪中叶联合国关于“
20世纪30年代关于奴隶社
中国当代抗战口述史学的
科学与人文之间——关于
最新热门    
 
关于当代史编纂体裁的思考

时间:2009-7-24 13:46:33  来源:不详
单调。多种体裁融合的综合体的出现,为“存史”提供了较理想的体裁。但在叙述性史书体裁方面,单一的章节体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总论分论体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当代史体裁相对单调的不足,但它本身存在的结构易陷于僵化、叙事长于排列史料而短于综合分析等不足,又影响了它的进一步推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当代史编纂体裁,在强调科学化、规范化的同时,是否也应提倡社会化?既然对共和国50年历史进程的反思,是全民族的反思,是全方位、多层次、多视角的反思,就应有与此相适应的当代史编纂的多种形式。正如恩格斯所说,社会的需要是发明创造的最强大的推动力。当代史研究者应不囿于原有体裁的成规,根据现实的需要,结合历史科学的基本原则,进行大胆的探索,以创造出更有利于当代史编纂的新体裁。对于新体裁,只要它能如实客观地再现历史的本来面貌,能充分展示作者基于科学分析的历史认识,就应予以肯定。社会在发展,历史在发展,历史编纂学当然也要发展,它发展的强大原动力,就是社会的现实需要。当代史编纂体裁的社会化,已是大势所趋。 

    史书体裁作为形式,最终由史书的内容决定并为内容服务。内容变化达到一定程度,必然要求体裁作相应的变化以适应新内容的需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当代史内容有了很大变化。社会分工进一步复杂化、专业化,新的社会部门不断出现,高度专业化、技术化的新兴产业不断涌现,社会活动的领域不断拓展,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社会发展最根本的动力,在社会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们无论从哪个层面、哪个角度考察当代史,都不能忽视科学技术的巨大影响。这些变化,对当代史编纂体裁提出了新的要求。如前所述,章节体对专业技术性强、内部构成复杂的当代史内容的表述已经显示出某种不适应,总论分论体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能较好地反映这些新内容的较理想、较科学的史书体裁尚未出现。所以,探索适应当代史内容新变化需要的新体裁,仍是当代史研究者面临的艰巨而迫切的任务。 

    另一方面,目前当代地方史、部门(行业)史编纂体裁存在一定的混乱现象,极需加强对体裁选择的指导。地方史、部门(行业)史的编纂主要是由地方党委、政府或有关部门组织,作为政治任务来完成的,而编研队伍中,又大多是方志工作者、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由于知识的限制,史学素养参差不齐,对史书的特点、编纂原则的理解也有较大差异。由于在编纂实践中对体裁的选择重视不够,因而存在一定程度的模糊认识,有的甚至连什么是史书,所编纂的东西是不是史书这样的基本问题都尚未明了。如《当代中国外交》明明就是一部新中国外交史,但一些从事该项工作的人员却认为这不是史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才是史书(注:季龙等:《“中华人民共和国部门史研讨会”发言摘要》,《当代中国史研究》1995年第5期。)。其实, 两者只是详略不同,侧重点不同,怎可以后者否定前者的史书性质?有的地方,大体相同的内容,同时编几本史书,却缺乏体裁选择的意识,其结果可想而知。这是文化领域的重复建设,而且是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可见,当代地方史、部门(行业)史编纂,需要加强史学理论及历史编纂的基本原则及方法,尤其是体裁选择的指导,需要进一步规范当代地方史、部门(行业)史的体裁。提倡史书体裁的社会化,是在科学化、规范化的同时,着眼现实对当代史研究的多种需要,创造为现实服务、具有当代特色的史书体裁,而不是否定科学化、规范化。两者互为条件,不可偏废。如果片面强调当代史体裁的社会化而忽视科学化、规范化,则不但使当代史的编纂步入无序、混乱状态,有损于当代史研究的整体水平,难以达到“资治”、“育人”的目的,而且可能使编纂出来的成果与志书、纪实文学作品等无法区别而丧失了史著的学科特性,使史书的作用无从发挥。 

             

三 

 

    实现当代史编纂体裁规范化,只要有关专门机构加强对此工作的指导,并积极促进编研工作者之间的交流,就不难办到。而要使当代史编纂体裁社会化,多样化,以满足当代社会现实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