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世界霸权与印度洋(1) ─
世界霸权与印度洋(2) ─
美国史学界关于对日使用
顾颉刚与《当代中国史学
关于国民党新军阀形成及
关于五卷本《东坡志林》
20世纪中叶联合国关于“
20世纪30年代关于奴隶社
中国当代抗战口述史学的
科学与人文之间——关于
最新热门    
 
关于当代史编纂体裁的思考

时间:2009-7-24 13:46:33  来源:不详
的需要,则必须进行体裁创新。对史书体裁的创新,80年代以来史学界的呼声甚高,但体裁的创新毕竟不是易事,它需要相当的史学理论修养,更需要丰富的编史实践经验。罗尔纲先生著《太平天国史》创造出一种综合体裁,就进行了长达17年的探索。可见,任何一种体裁,都不是通过理论探讨直接形成的,而是在编纂实践中产生的。但是,理论思考能为实践探索提供指导,使实践探索少走弯路。笔者认为,当代史编纂体裁的创新,以下几个方面应予以考虑: 

    首先,应从传统体裁中继承合理成分,创新总离不开合理的继承。中国史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传统体裁,各种体裁都有它的长处,都在中国史学发展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继承其中合理的、富于生命力的成分,可为体裁的创新提供丰富的渊源。编年体突出史实之间的时间联系,纪传体对史料包容性大、能从各个方面反映社会历史的面貌,纪事本末体完整记述历史事件的始末,典制体分门别类详述各项典章制度的沿革变迁,近现代章节体结构灵活,较好地反映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充分展示作者的见解等等,都为如实客观地反映历史的本来面貌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当代史编研者如能对这些宝贵而丰富的历史遗产进行研究、吸收,一定能从中得到有益的启迪。罗尔纲著《太平天国史》创“新综合体”,就是直接借鉴了传统的纪传体;当代大型资料性史书所普遍采用的综合体裁,就是融合了传统的编年、纪传、纪事本末、典制等体裁和近现代的章节体。从历史编纂学的发展规律看,体裁的进步,都是在吸取原有体裁长处的基础上取得的,纪事本末体、章节体的出现莫不如此。 

    其次,新的体裁应当是多样的,真正实现当代史编纂体裁的多样化。当代史研究中“存史”、“资治”、“育人”等不同的目的和需要,对当代史反思的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对体裁都有不同的要求。当代史体裁应服务于史学研究的各种目的,服务于不同的读者对象。相同的内容,为了不同的需要,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荀悦依编年体将篇幅浩大的纪传体《汉书》改写为辞约而事详的《汉纪》,袁枢苦《资治通鉴》之浩博而创纪事本末体将其改写为《通鉴纪事本末》,皆得与原著流行于世,即是典型的例子。当代史编纂体裁多样化,各种体裁互相配合、互相补充,才能充分发挥当代史研究的社会功能。 

    再次,应努力改善当代史工作者的知识结构。新体裁应反映当代史的新内容,当代史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影响着当代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但大大拓宽社会活动的领域,而且使社会实践的专业化、技术化程度越来越高。当代史工作者必须具有相当的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才能适应当代史研究的需要,这就对当代史工作者特别是青年一代的当代史工作者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历史出身的,要掌握现代科技的基本常识和相关基本原理;搞技术出身的,要加强史学理论修养,掌握史书的基本特点和编纂的基本原则。没有两者的有机结合,不可能创造出如实地反映当代社会内容的科学体裁。特别是随着以微电子学和计算机技术为核心,包括生物技术、航天技术、海洋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六大科学技术群体的迅速崛起,世界进入了现代科技革命时代,这场革命给人类历史带来的影响,是现在无法想象的。当代史工作者应当高度关注这些变化并积极探索反映这些变化的史书编纂新体裁。 

    综上所述,在当代史编纂实践中,出现了多种体裁,这些体裁虽各有长短,但都在当代史研究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现有这些体裁,还远不能适应当代史研究全方位、多层面、多视角开展和当代史内容新变化的现实需要。因此,当代史编纂体裁在强调科学化、规范化的同时,还应提倡社会化。当代史工作者应在继承传统体裁的精华的同时,立足现实需要,努力在实践中探索适合时代需要的新体裁。 

     

上一页  [1] [2] [3] [4] [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