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中国再婚制度的历史沿革
中国改革:历史与伦理的
50年来的中国近代文化史
中国通史的一种读法——
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可
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轨迹
顾颉刚与《当代中国史学
近百年来的中国哲学史研
20世纪中国古代财政史研
中国艺术考古学初探
最新热门    
 
古代中国官修史书的流弊

时间:2009-7-24 13:46:34  来源:不详
家学渊源初选入馆。之后,学也被人看轻,史馆更注重的是那些有权势的官宦或贵族出身的人,比如元朝的脱脱、阿鲁图并无多少史学才能,可因其祖上是豪门世,便被纳为史馆监修。显然,统治者需要的是有忠君思想的卫道士,而不是史臆想中的直笔良史。 

    这对那些阿谀奉承之士或许是一个机会,但对那些直笔良史来说却是一个痛苦的抉择。当时之史馆已非唐初所能比,秉笔直书、不隐善恶被人称为“务于华而忘其实,弱于词而弃理”;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则被视为有偏激情绪,专论“朝廷得失”。连那些由科举入主翰林史职的人,如明朝的焦肱竟因“性复悚直”,将对朝廷的不满付之于言论被解除史职。而像明朝谈迁那样,苦心积虑几十年编成一书又非常人所能忍受。读书人几乎失去选择的地,百般无奈之中只有放弃文人的高和史的独立去依附政治。 

         

“一切唯上”的修史规矩 

 

    从史学发展来看,前四史各“成一之言”受到人们的赞誉。唐后,正史为各代史馆专修,这种赞美之声却不多见。原因很简单:史馆所修的正史已成只说帝王一之言的官样文章。这种做法虽然与司马迁的本意大相径庭,但却因能体现君主思想和监修意图而被历代史馆奉为信条。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切唯上统治史馆的所有修史领域。 

    第一,限定修史围。史馆修史任务中以国史修撰最为责任重大,而国史的主要史料来源就是起居注和时政记。这类史册原本为史官专事记录,待皇帝死后再编为国史。史官的这种特权是任何人都不得干涉的。但自史馆建立之后,史官的特权却受到帝王和史馆的双重干预。无论唐太宗、明太祖还是其他帝王,表上都赞成史官“是非善恶皆当明白直书”,可是,一旦史官真的秉笔直书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