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中国再婚制度的历史沿革
中国改革:历史与伦理的
50年来的中国近代文化史
中国通史的一种读法——
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可
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轨迹
顾颉刚与《当代中国史学
近百年来的中国哲学史研
20世纪中国古代财政史研
中国艺术考古学初探
最新热门    
 
古代中国官修史书的流弊

时间:2009-7-24 13:46:34  来源:不详
了,帝王们又心虚得很,再三提醒史官要“不书吾恶,记朕功业”,并直言要史官改删不利于自己的历史记录。而史馆监修则索性以防史料外泄为由,把起居注等编撰权抓到自己的手中。史官刚一提笔,就有如此众多的提醒,又如何以个性驰骋于史学天地? 

    第二,裁决史料取。史料取原是史官修史的一项基本功,但自从监修们在史馆内提倡忠君为上以及以政治取士的思想后,史料取变变成气味很浓的政治活动。例如唐修晋史时社会上尚有18晋书的本子,但到《晋书》修成时,民间已见不到这些本子。清修《四库全书》征书12000种,但到修成时约近万种书籍被悄悄处理。被毁掉的史书当然是因为“毁誉任意,传闻异辞”,与史馆的一切唯上有“抵触之处”。这其中有些消失可能属于史正常消化史料。宋朝司马光修成《通鉴》时竟销化整两书屋的史料。但这种正常消失里还是包含必然的非正常消失史料的因素,试想司马光能冒天下之大不韪,将抵毁封建政治秩序的史料塞入专供皇上看的《资治通鉴》中吗?显然不能。可见所谓的裁决史料的取,同样是为一切唯上式的修史服务的。 

    第三,划一史书体裁。唐初史馆撰修《晋书》后,曾为《晋书》的笔法和体裁着实兴奋过一阵。作为官修第一部正史,既语言华丽,又师法两汉书体例已经是很不错的。但是,如果浏览一下唐之后史馆所编写的正史就会发现,几乎所有的体例、笔法都与《晋书》大同小异,毫无时代特征和史特色。同样的划一体裁也表现在史馆所修的典志体、会要体史书上。作为首创者五代史馆的王溥确实功不可没,他在唐人苏冕的基础上推出以帝王、礼、乐、学校、民政、食物、外国等15个门类的新会要体史书。但遗憾的是,他的创新仅仅唤来一批因循仿效者,这以后出现的一列的《西汉会要》、《东汉会要》、《五代会要》、《宋会要》、《会要》都没有跳出他的窠臼。可见,对于造中国乃至世界上唯一的文化奇观——千人一的廿四史,划一史书体裁确实是十分必要的。但是也不能不看到,划一体裁的作法,使中国史学失去许多西方史学靠拢和接触的机会。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