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顾颉刚与《当代中国史学
《语丝》:现代散文文体
“五四”时期的中国史坛
现代中国史学专业学会的
科学与人文之间——关于
后现代主义与历史研究
中国史学现代性演进的“
记忆的对话和中日关系的
“本体论”源流考(近代
评周兴樑《关于近代中国
最新热门    
 
现代中日关系史研究上永远的缺憾——关于日本投降前后烧毁文书的情况及其他(下)

时间:2009-7-24 13:47:22  来源:不详

      三、美国的接收与归还

    日本宣布投降之后,美军的占领部队在8月下旬开始登陆日本本土,9月中旬,美军正式进驻东京。这时距离日本投降已经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与德国不同的是,日本在宣布投降后,拥有充分的时间,自行首先处理销毁战争罪证等善后问题。这为他们烧毁文书提供了最大的方便:“在日本,不但拥有烧毁文书所需要的充足时间,而且拥有连纸灰也处理掉、不留任何烧毁痕迹的充裕时间。”(注:《米议会図书馆所蔵 占领接収旧陆海资料目录》,“解说”,第10页。)
    美军占领东京之后,美国的随军专门接收资料的机构——华盛顿文献中心(Washington Document Center, WDC),于11月29日进驻东京丸之内的日本邮船大楼,并在东京北区王子的原陆军省兵器厂旧址,设立了作业工厂,在盟军最高司令部(General Headquarters, GHQ)领导下,开始了接收日本资料的工作。接收工作到1946年3月31日结束,共计5个月左右。
    美国方面这次接收资料,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但由于华盛顿文献中心是在日本方面已经烧毁了该烧毁的文书3个多月之后进行的接收,所以它能够得到的资料已经非常之有限了。兹主要考察其对于外务省、陆海军省资料的接收情况。
    据日本学者的专门调查,华盛顿文献中心接收的资料主要是:(1)外务省:条约、协定的全文,关于外国的正式报告书,外交文书,领事警察报告,与驻外使领馆之间的电报文件等。(2)陆军省:中国·太平洋战线的作战记录,陆军省·参谋本部的日记、报告书等文书,谍报关系,陆军战史特别是有关中国事变·满洲事变的电报类,等等。(3)海军省:关于战略等的文书,军令部组织,山本五十六文书,陆海军协作的研究,历史,绝密文书(1909—1940),等等。(注:井村哲郎:《GHQにょゐ日本の接収资料とその后—2—》,井村哲郎编:《米国议会図书馆所蔵 戦前期アジア关系日本语逐次刊行物目录》,东京:アジア经济研究所,1995年,“付录”,第489—490页。)
    关于外务省文书的接收情况大致是:华盛顿文献中心从外务省记录库中,拿走了476卷记录;盟军最高司令部之国际检察局,为了审判日本战犯而拿走了部分资料。(注:臼井胜美:《外务省记录と〈日本外交文书〉》,《みすず》第200号,1976年9—10月,第55页。)
   美国此次的接收对象,主要是陆海军的各机关。因此,华盛顿文献中心对于陆海军文书的接收,尤为着力。当时,归陆海军机关所有、保留到战后的资料,数量大致超出70万册,包括公文书类和图书类。公文书类资料,主要是陆军省的《大日记》11117册、海军省的《公文备考》和《海军省日记》等13884册。这些资料,因为早就被军部特意疏散保存而免遭空袭,也基本上没有被烧毁,从而被全部接收。(注:《米议会図书馆所蔵 占领接収旧陆海资料目录》,“解说”,第12—14页。)而据美国学者称:此次接收的陆海军文书有3万余卷、图书资料约25万册。(注:James William Morely, " Check List of Seized Japanese Records in the National Archives" , Far Eastern Quarterly, Vol. 9, No. 3( May 1950) , p. 306. )
    华盛顿文献中心接收上述日本资料后,运回美国,放在其图书馆保存。1948年2月,该中心被废止,其图书馆所保存的日本接收资料,被分别送往美国国家档案馆(National Archives and Record Service, NARS)、国会图书馆(Library of Congress, LC)继续保存。陆海军文书类在前者,外务省文书及军事图书类在后者。
    1948年12月20日,美国国会图书馆致函美国国务院,请求复制日本外务省的文书。经过同意后,国会图书馆派出专家队驻在东京,在日本方面的协助下,从1949年到1951年,前后用了28个月的时间,把美国接收的文书、外务省在战后收集与恢复的文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