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朱熹:一位被遗忘的天文
郭嵩焘晚清被遗忘的先驱
最新热门    
 
就《被遗忘的战争——咸丰同治年间广东土客大械斗研究》一书中有关问题与刘平先生商榷

时间:2009-7-24 13:47:29  来源:不详
国血统最接近的就是广州汉人,然后两者都很接近畲族,然后又跟柳州的汉人形成一个小杈,接到最后四个少数民族形成的小杈上。这说明“客家人在血统上不仅不像北方汉人,而且还跟广州人、柳州人和一些少数民族最像。”[2](P102—103) 本身是客家人的刘镇发指出:“目前的资料显示,‘客家人’和其他南方人,尤其是广府人比较,显然很相似,一点都不能显出客家人在人种遗传有什么不同……客家人跟其他南方人,尤其是广府人不同的说无法由人种基因证明,更无法由体质人类学证明。”[3](P108) 可见,罗香林的“测验”结果的可靠性极有问题,《遗忘》据此得出的所谓“人种”差异结论是不能成立的。
第二,语言上的差异。《遗忘》强调“土客语言之差异,实为斗祸之主因”。其根据是民国《赤溪县志》所谓“夫无论土民客民,皆黄农裔也,只因方音不同,积年寻仇剧斗”云云。(第16页)语言的差异,的确是土客大械斗中集团归属的重要外在标志,但却不可能成为“斗祸之主因”。《遗忘》作者指出:“客家话与潮州话尚可沟通,与广州话(粤语)就有很大差距了。”并在注释中这样论证:“我之所以说‘客家话与潮州话尚可沟通’是有根据的。据光绪《惠州府志》记载:‘近潮多潮音,与闽漳泉语相近,……风气与赣州近,语稍类。’”(第14页)这段话的谬误是显而易见的。任何一个广东客家人或潮州人都知道,客家话与潮州话差距相当大,根本不能沟通。两者的差距远大于客家话与粤语的差距。徐通锵以语言年代学的方法,计算汉语各个方言间分化的年期,结论是客家话跟广州话最像,200个基本词中有79%相同。[4](P130) 刘镇发的研究表明,“从语言学的事实,澄清了大家对以嘉应方言为狭义定义,所谓‘客家方言’的误解。嘉应方言在声、韵、调、词汇、语法各方面都比较接近广州话或台山话。”[3](P133) 台山县即清代的广东新宁县。同治二年广东巡抚黄赞汤致信广东在籍士绅龙僖谓:“客之与土……其实皆系同省,言语通,嗜欲同也。”《遗忘》在注释中加按语谓:“黄赞汤说粤省土客‘言语通’,显然是昧于事实。”(第277页)其实, 粤语和客语固然不同,但相近之处颇多(特别是在械斗激烈的新宁、开平、恩平一带),(注:刘镇发指出:“按照韵母的相似性,台山话与‘客家话’显然应该是同类。但讽刺的是,参与粤西械斗的人正是讲台山话和客家话的。”他还指出,罗香林对“跟‘客家话’相对密切,基本能听懂的台山话却一定要排斥在外,因为他们是‘敌人’的语言。”刘镇发:《客家——误会的历史、历史的误会》,第128、140页。) 这两类方言的使用者相处稍久,即不难沟通。
惠州府居民以客家为主,但还有其语言接近于粤语的“惠州本地人”。特别应该指出的是,东部邻近潮州的海丰、陆丰话,与潮州话同属闽南方言系统,并比潮州话更接近漳州话。故《惠州府志》谓“近潮多潮音,与闽漳泉语相近”。而所谓“风气与赣州近,语稍类”,则是就在惠州府占多数的客家人而言。《遗忘》之所谓“根据”,完全是对同一文献就不同对象所作的两段记载的强为牵合和误解。不仅如此,《遗忘》在创造了这个“根据”之后,就索性把“闽语”作为客家的识别标志了。谈到廉州府时,在所引《大清一统志》“一曰东人,杂居乡村,解闽语,业耕种”一语后加按语云:“以东人‘解闽语’推测,应属客家。”(第347页)把闽语和客家话画上等号了,实为不可思议。
第三,风俗、民风、民气上的差异。《遗忘》未经论证,就说:“粤东北客家人与潮州人或相邻或杂处,语言、习俗相近。”(第41页)“与客家习俗相近的潮州风俗(或者就是潮州客家)”,并以蓝鼎元《潮州风俗考》作为考察客家风俗的依据,(第19页)以郭嵩焘论潮州府的言论说明客家民风。(第42页)作者没有挖掘能够直接反映客家民俗的资料(在广东,这类资料几乎俯拾即是),而偏要牵藤扯瓜,张冠李戴,实与学术规范大相径庭。
其实,与语言上的差异比较,广东三大民系在风俗上的差异要小得多。以《遗忘》特别强调的客家人与广府人差异的丧葬风俗为例。《遗忘》说:“客人南迁,他们对风水的特别迷信及其奇特的丧葬风俗,引起土著的反感,客民固守其俗,甚至当斗祸发生时,他们为了破土著风水,经常有捣毁土著祖坟之事,如开平县,‘客人发掘土著山坟,改葬其先骸。害及枯骨,惨无人道。’”(第18页)实际上,广东三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