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美国史学界关于对日使用
顾颉刚与《当代中国史学
对后文革时期中国近代史
“告别革命论”史学批判
唯革命论”史学批判
布罗代尔史学思想新论
遗华日侨问题的历史学思
没有过去的史学危机
鲁滨逊新史学派的治学风
晚明士人自我意识的张扬
最新热门    
 
史学理论建设三题

时间:2009-7-24 13:47:30  来源:不详
的价值判断,往往是和社会认识的价值判断联系在一起的。马克思曾经说过:“在政治经济学领域内,自由的科学研究遇到的敌人,不只是它在一切其他领域内遇到的敌人。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材料的特殊性质,把人们心中最激烈、最卑鄙、最恶劣的感情,把代表私人利益的复仇女神召唤到战场上来反对自由的科学研究。”(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2页。) 今天,史学研究也遇到了同政治经济学研究几乎同样的命运。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西方垄断资产阶级的代表宣布“历史已经终结”,欢呼“资本主义已经战胜了社会主义”,世界资本主义正致力于建立一种新的即资本主义的世界新秩序。在这一背景下,国际上出现了攻击、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国内也出现了否定唯物史观基本原理、鼓吹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因此,加强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史学理论研究,对于澄清史学研究领域中的思想混乱,保证史学研究沿着科学的健康的道路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也是一个有着悠久史学传统的国家。但是,历史学只是在得到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指导后,才成为了一门科学。无论人类过去的历史还是今天的实践都证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注:《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11页。) 是“唯一科学的历史观”。(注:《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页。)我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老前辈们之所以能在史学研究中取得开创性的重大成果,无不与他们学习和掌握唯物史观的理论与方法有着直接的密切的关系。但同时应当看到,唯物史观诞生以来的150余年,人类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都发生了许多深刻的变化,提出了许多新的重大的理论问题。因此,不断加强史学理论的研究,也是包括唯物史观在内的史学理论自身发展、不断创新的需要。当然,我们也要防止有人假借理论创新之名,行根本否定唯物史观之实。凡是离开唯物史观基本原理指导和脱离实践基础的所谓“创新”,不仅不会是真正的创新,反而只会走到复旧的邪路上去。
改革开放以来,西方重要的史学理论、史学方法、史学流派、史学思潮,以及西方史学理论研究中的一些热点问题、前沿问题,被大量翻译、介绍到国内。其引进规模之大、内容之多、范围之广,是近代中国自接触“西学”以来未曾有过的。这对于中国史学界了解世界,并从中汲取可资借鉴的有益内容,无疑起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应当看到,有些翻译者、介绍者、出版者在引进这类著作时,不加选择,不加分析,不加批判;更有甚者,极少数主张“全盘西化”的人专门热衷于挑选那些集中宣扬西方资产阶级世界观、价值观和历史观的糟粕,并大肆褒扬,借以动摇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根基。受此影响,一些读者,尤其是一些涉世不深的青年学生,把西方史学理论奉为圭臬,盲目接受。对此,我们也需要把分析和批判有代表性的、在中国产生一定消极影响的西方史学理论,当成当代中国史学理论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加强对西方史学理论的研究和鉴别工作,引导读者特别是青年学生,用唯物史观正确分析和认识西方的“新史学”,帮助他们澄清思想上的混乱。
当前包括史学在内的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和意识形态领域总的形势很好。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明确指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要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贯穿到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中,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决不能搞指导思想多化。由中央组织并实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已经全面启动,包括《史学概论》在内的各主要学科的教材正在加紧编写。胡锦涛总书记还在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特别强调了学习历史的重要性,指出中华民族历来就有治史、学史、用史的传统,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一贯重视对历史经验的借鉴和运用;在新形势下要更加重视学习历史知识,更加注重用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革命史来教育党员干部和人民;不仅要学习中国历史,还要学习世界历史,不仅要有深远的历史眼光,而且要有宽广的世界眼光。另外,党报党刊以及一些史学类学术刊物也加大了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宣传力度。所有这一切,为大力开展史学理论研究指明了正确方向,营造了良好氛围,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们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把史学理论研究中心的工作积极开展起来,继承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派的优良传统,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大力推进学术观点和学科体系创新,广泛团结全国广大史学理论工作者,使这支队伍不断扩大,在史学理论的学科建设中,在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研究中,进而在史学领域中,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