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社会史论战”对于唯物
从“唯物史观”到“选择
关于唯物史观理论再研究
我所认识到的唯物史观和
李大钊对唯物史观的审视
用唯物史观指导史学研究
在历史研究中坚持与发展
坚持用唯物史观认识和把
略论传统历史观当中的唯
历史唯物主义和高三难点
最新热门    
 
论唯物史观及其历史命运

时间:2009-7-24 13:48:00  来源:不详
与蒋先生一致,即现存唯物史观属于马克 思主义奠基人而不属于斯大林或前苏联学者。尽管在斯大林时期,以《联共(布)党史》 为代表的苏联版唯物史观,的确对马克思恩格斯原著存在生吞活剥和实用主义的缺陷, 但我们不应忽略,在斯大林去世以后,苏联学术界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逐渐调整了以 往对唯物史观的片面解读之处。康斯坦丁诺夫主编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原理》(197 4年修订版)一书是这种苏联版唯物史观的集中体现,其表达的唯物史观与马克思恩格斯 的原版唯物史观虽不能说纹丝不差,但原则上没有多少出入却是真的,而且在某些方面 还补充了原版唯物史观的不足。
  至于后一点,如果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及建国后的头些年,我国理论工作者分不 真假唯物史观,跟在苏联老大哥后面虚心地学习还说得过去,因为那时我们的马列理论 修养的确薄弱,正处在以俄为师的模仿阶段。20世纪60年代前后,苏联的解释变了,我 们不仅没变,还将斯大林版的唯物史观进一步简单化为阶级斗争决定论,从而把唯物史 观推到了荒谬。经过“文化大革命”的反面体验,我国马克思主义者痛定思痛,在理论 上真正成熟起来,依笔者愚见,成熟程度甚至胜过苏联马克思主义者。真理标准的讨论 大概可以视为这一进程的开端,而译自德文本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的出版则对正本 清源的工作具有象征意义。今天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区分不同版本的唯物史 观的能力还是具备的。因此本文将重心放在对唯物史观现实合理性的辩护上,同时从另 一个角度分析一下唯物史观的历史命运。
      二
  蒋先生在他的文章中归纳了六条“唯物史观的理论核心及其最基本原理”,并指出由 于史学界过去对其中两条(注:有关五种社会经济形态普遍性和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 亦承认杰出个人历史作用的观点。)的“局限与不足”进行过深入分析,因此他仅分析 另外四条最基本原理的“严重缺陷”,其中包括:1.人类社会及其历史是客观存在的。 2.人类社会历史按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规律向前发展,其基本规律表现为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 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3.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4.生产斗争、阶级斗争、科学实验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注:见蒋大椿:《当代 中国史学思潮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发展》,《历史研究》2001年第4期,第7页。)
  笔者认为,唯物史观的核心理论或最基本原理只有一条而非六条,也就是蒋先生所理 解的第二条,其他五条都是第二条衍生出来的内层和外层理论,尽管也可称它们为基本 理论。简言之,唯物史观包含着一个核心理论,即人类历史归根到底是由“社会的物质 生产力”所制约的合乎规律的过程。在这一内核周围,又有一系列支援性理论,如基础 和上层建筑的理论,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理论,历史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理论,阶级、阶 级斗争和政党的理论等。在这些理论之下,还依附着众多的外层理论,比如在社会经济 形态演进的理论体系之下,还有《资本论》中所阐的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运动的理 论,商品、价值、剩余价值、市场经济的理论等,这还不包括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马 克思主义者或非马克思主义者对原创的唯物史观的理论诠释。而实际上,这些诠释也附 着在了唯物史观的外壳之上。如列宁的、普列汉诺夫的、斯大林的、毛泽东的、卢卡奇 等的思想理论。
  所以,我们评析唯物史观的核心原理,必须完全放弃马克思和恩格斯之后的各种解释 ,到唯物史观创立者的论述中去寻找,这就如同历史学研究必须依赖一手史料(当事人 和目击者的人证、书证、物证)是一个道理。
  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众多的著述中(注:如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神圣 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哲学的贫困》、《共产党宣言》、《<政治经济学批 判>序言》、《反杜林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等作品中 都有过相关陈述。),或简单或详细地阐释过这一新的历史观,相对比较系统的论述最 早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但定理式的、最完整的陈述则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 序言》一文表达出来的,这是包括西方学者在内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的普遍共识。此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