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雍正帝杀子辨疑
日本的雍正研究
雍正癸丑苏南大疫: 烂喉
从“戏说乾隆”到“胡说
最新热门    
 
《雍正王朝》是历史正剧吗?

时间:2009-7-24 13:48:07  来源:不详
文臣有看法,宁
用家奴不用名儒,尤其对直言敢谏、特立独行、以道义自负而“妄谈国是”
的古代士大夫清议传统尤为厌恶。作为一个公然标榜“以一人治天下”
(《朱批谕旨·朱纲奏折》)的独夫,雍正最不能容忍那种自许清廉而对
君主保持某种独立的“海瑞罢官”式行为,在他看来这种“洁己沽誉”的
“巧宦”比那种唯君命是从的贪官更坏,也因此惩处了一大批“操守虽清”
而奴性不够的儒臣,如李绂、杨名时等。虽然喜欢奴才而讨厌“海瑞”是
历代皇帝的通病,但传统儒家意识形态还是要肯定“海瑞”的道德意义的。
而雍正不但在行为上更不能容忍独立人格、在理论上更是突破儒家道德观,
公开批判“洁己沽誉”的清流传统,因此他的确有典型性。 
  今天看来,传统士人的确有诸多劣根性:在意识形态上,道学虚伪的
一面造成言行不一之弊;在体制上,科举入仕之途造成知识人与官吏身份
合一;作为依附于皇权的权贵层,他们不仅难有现代意义上的独立人格,
甚至也缺乏西方传统中那种抗衡皇权的贵族精神。而在某种情况下,儒生
的迂腐确实不如臂指如意的奴才更有“效率”,因此雍正排斥儒臣任用奴
才,对雷厉风行地贯彻其治国主张是有一定作用的,放在当时背景下确也
无可厚非。但从根本上说,雍正的“反儒”与现代意识对传统儒家知识分
子的反思是截然相反的:它反对的不是“天下读书人”对皇权的依附性,
而恰恰是对皇权的相对独立性。 
  雍正这样并不奇怪,奇怪的是电视剧作者对此的赞赏。岂止赞赏,电
视剧实际上是青胜于蓝地强化了这种“雍正思想”。它不仅把知识分子勇
于讲真话的一面视为大恶之尤,而且对连在传统文化中也作为正面价值的
士大夫清操自守、犯颜直谏的精神都加以嘲弄与攻击,而把目不识丁的皇
家奴才塑造为盖世英雄。这样的价值观真叫人目瞪口呆! 
  如今人们常对“宫廷戏”、“辫子戏”充斥荧屏啧有烦言,对清官、
忠臣形象满天飞而公民、人权意识萎靡不振多有批评。但老实说,像《雍
正王朝》这样连东林、海瑞式的书生意气都不能容忍而赤裸裸地宣扬家奴
意识的作品还真少见。 
  《雍正王朝》在编造“历史”上走得多远,以下可见一斑: 
  雍正一朝的三大“模范总督”是鄂尔泰、田文镜与李卫。鄂尔泰通常
都列三人之首,其治绩与影响(包括雍正的评价)更胜田、李一筹。但电
视剧却突出田、李而隐去鄂氏,为什么?因为鄂是科举入仕,而田只是监
生,李更非“读书人”。但李虽读书甚少,却是个大财主,他是康熙末年
“入赀(捐钱买官)为员外郎”而进入官场的(《清史稿·李卫传》)。
而电视剧为了突出“清流误国、奴才救国”的主题,把这个李员外“变”
成了“要饭的叫化子”出身、被胤收为家奴后才苦尽甜来! 
  田文镜、李卫的确是忠心事君、政绩卓著的名臣,但奴性太重也有消
极一面。尤其是田文镜习惯于报喜不报忧,他治理的河南年年以钱粮超额
受表扬,但雍正八年大水灾,田匿灾不报,还谎称“民间家给人足”并严
催钱粮,弄得豫民大量逃亡邻省。邻省告发,雍正查明是实,却为田开脱
说:田“多病,精神不及,为属员之所欺瞒耳”(雍正《上谕内阁》,九
年二月二十六日)。类似情形发生多次。田后来留下骂名,固然有他为皇
上办事敢于得罪地头蛇的因素,但老百姓也骂他同样是不可否认的。 
  总之,雍正厌“清流”而用奴才是实,但程度没有那么甚,效果更没
有那么好。而电视剧在这两点上是夸张得太离谱了。 
  雍正年间有过严惩李绂、谢济世、陆生楠“科甲朋党”一案。这其实
是个大冤案。李、谢分别于雍正四年三月、十二月各自上疏参劾田文镜,
据说是因“天下读书人”受压制而不满。陆生楠并未参与劾田,只因是谢
的同乡而受株连,三年后又有人告发他有“抗愤不平之语”,遂罹文字狱
之难。这三人的确都有“读书人”的牢骚,但只是各自行事,何来“结党”
之说?更何况李、谢之劾田文镜也不是没有田的过错。因此后人多称三人
之冤,就连今日推崇雍正的史学家如冯尔康等也认为此案“未免冤抑”
(冯著《雍正传》219页)。然而到了电视剧里,却变成了三人带领大批
“读书人”出身的官员,策划于密室,点火于基层,发难于朝堂。李、谢
相隔数月的各自上疏也变成了三人领衔的大批人一再集体上疏请愿闹事。

  循着“天子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