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世界霸权与印度洋(1) ─
世界霸权与印度洋(2) ─
美国史学界关于对日使用
关于国民党新军阀形成及
关于五卷本《东坡志林》
20世纪中叶联合国关于“
20世纪30年代关于奴隶社
科学与人文之间——关于
记忆的对话和中日关系的
关于叶利钦时代的若干思
最新热门    
 
关于印欧语系的起源问题

时间:2009-7-24 13:48:23  来源:不详
 Grave Culture,现在多称之为Yamna Culture),乌萨多伏文化(Usatovo Culture)以及斯莱德涅·斯多格文化等。由于此概念的内涵过于庞杂,所以后来人们渐渐改称其为“古冢传统”(the Kurgan Tradition),这是目前研究东欧史前史以及印欧语系起源问题时经常要遇到的一个概念。无论是“古冢文化”还是“古冢传统”,实际上是原始印欧语文化的同义词。而欧洲的“印欧语化”(Indo-Europeanization),实际上也就是“古冢化”(Kurganization)[4]。
  美国另一位考古学家安东尼(D. W. Anthony)与吉布塔一样不同意伦夫鲁的观点,但他与吉布塔也有许多分歧。
  安东尼认为,大约公元前5700年,早期农业从多瑙河下游自西向东传入到黑海西北部,使这个地区逐渐进入新石器时代。从公元前4600年开始,在第聂伯河西岸,出现了特里波耶—库库泰尼文化(关于该文化可参阅《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第522—523页)。在特里波耶—库库泰尼文化的影响下,第聂伯河东岸也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这样,在黑海北岸,以第聂伯河为界,形成了两个不同的文化圈。第聂伯河西岸是比较先进的特里波耶—库库泰尼文化,以农业与畜牧为基础;村落规模宏大,面积大者可达300公顷,有的村落中甚至有上千座两层房子;使用黄铜制造工具及装饰品;有发达的彩陶,女性陶像流行;出现了刻划符号;与周边地区有广泛的贸易交换。第聂伯河东岸则是相对落后的“第聂伯—顿涅茨河文化”(关于该文化可参阅《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第90页),这里村落分散,房子很小,缺乏黄铜,没有女性陶像,等等。


  安东尼进一步指出,第聂伯河西岸主要是森林草原地带,这里降雨量多,森林中的动物资源也较丰富,利于农业或者狩猎。而第聂伯河东岸地区则多为无树的开阔草原,降雨少,比较干燥,农业条件较差,动物资源也不多,人们多沿河而居。随着人口的增多,第聂伯河东岸那些沿河而居的人们只得越来越多地去利用草原动物以获取食物,其中最主要的是驯养马。所以在安东尼看来,马的驯养最早发生在第聂伯河东岸,而不是像吉布塔所说的那样在伏尔加河流域。马的驯养,使经济转向以开发草原资源为基础,从而导致了整个社会的巨大变化。公元前4200年左右,在第聂伯河东岸,第聂伯—顿涅茨河文化发展成为一种新的文化,即斯莱德涅·斯多格文化。吉布塔认为斯莱德涅·斯多格文化是来自伏尔加河流域的原始印欧语居民创造出来的,而安东尼则认为,此文化是从当地的新石器文化发展而来的,促使这个文化迅速兴盛的原动力,就是马的驯养。后来,斯莱德涅·斯多格文化向周围扩张,并导致了特里波耶—库库泰尼文化等土著文化的衰亡。关于原始印欧语系的起源地,安东尼认为在维斯图拉河(维斯瓦河)与第聂伯河之间的某个地方,而不是像吉布塔所说的那样在伏尔加河流域。至于哪一种文化属于原始印欧语文化,安东尼没有明说,但从他的文章中可以看出,第聂伯河东岸的第聂伯—顿涅茨河文化以及后来的斯莱德涅·斯多格文化与原始印欧语居民有关,因为他说,第聂伯—顿涅茨河文化“至少部分地起源于”维斯图拉河与第聂伯河之间的土生中石器时代文化,而在他看来,原始印欧语正是发源于维斯图拉河与第聂伯河之间的地区[5]。
  从上面的讨论中可以看出,虽然国外学者对印欧语系的起源问题尚未取得一致的意见,但他们所做的研究工作还是相当深入的。



[1] 麦勒里和亚当斯:《印欧语系文化百科全书》(J. P. Malloryand D. Q. Adams, Encyclopedia of Indo-European Culture),费兹罗伊·第波恩出版家公司1997年版,第297-299页。
[2]《当代人类学》(Current Anthropology)1988年第3期,第437-468页。
[3]《当代人类学》1988年第3期,第437-468页。
[4] 吉布塔:《东欧史前史》(The Prehistory of Eastern Europe),皮巴蒂博物馆1956年版,第70-92页;《当代人类学》1986年第4期、1988年第3期;《印欧语系文化百科全书》,第338-341页。
[5] 参见《当代人类学》1986年第4期;《美国人类学家》(American Anthropologist)1990年第4期

上一页  [1] [2] [3]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