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郭店楚简《性自命出》的
最新热门    
 
《性情论》与《孟子》“天下之言性”章

时间:2009-7-24 13:48:54  来源:不详
为“交”可以训为“更”。[5]这样看来,“故”乃是指塑造、培养性的一种行为。这在下文的解释中也反映出来:“凡见者之谓物,快于己者之谓悦,物之势者之谓势,有为也之谓故。义也者,群善之蕝也。习也者,有以习其性也。道者,群物之道。”(第12—14简)“有为也之谓故”,是说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即是故。《说文》:“故,使为之也。”段注:“今俗云原故是也。凡为之,必有使之者。使之而为之,则成故事矣。”“使为之也”也就是由某种原因引起的行为,与“有为也之谓故”是一致的,它应该是故的本义,后又引申出原故、故事(旧事)等等。上面一段翻译过来就是:对于人的性来说,感应、触动它的是外在之物,迎合、顺应它的是欢悦之事,教导、完善它的是有意识的人为,磨砺、锤炼它的是行为之义,使它表现、展示出来的是客观情势,培养、塑造它的是后天积习,增长、统率它的是人之道。 
        竹简如此看重对性的塑造、培养,不是偶然的,而是古代“生之谓性”传统的一个基本内容。古人以生言性,认为生而所具的即是性,但此性需要经过后天的培养,养性乃是古人的一个重要观念。[6]作为儒学的创始者,孔子提出“性相近,习相远”(《论语·阳货》),认为人的性是相近的,而后天的积习却存在很大差别,仍然延续的是“生之谓性”的传统。竹简提出“牛生而长,雁生而伸,其性使 然,人 而学或使之也”,“四海之内,其性一也。其用心各异,教使然也”(第7—9简)。认为牛、雁是由它们的性自然决定的,而人却是因为学习而成其为人。四海之内,人们的性是一致的,但由于教育的缘故,每个人的表现各不相同。因此,孟子以前,人们往往是将性、习联系在一起的,认为人虽然具有性,但需要经过后天的修习、培养,这可以说是当时的一个普遍观念,为儒道各家所承认。孟子说“天下之言性也,则故而已矣”,应当正是对此而言。所以“故而已矣”的“故”,应根据竹简训为“有为也”。它是说,人们所谈论的性,不过是指修习而已,这是当时人们的观点。孟子的看法是,性虽然需要有所为、需要修习,但必需以有利于和顺应性为根本,故说“故者以利为本”。“利”,朱熹训为“顺”,甚是。这里的“利”是指有利于性,那么,怎样才能算是有利于性呢?自然顺于性即是有利,不顺于性则不利。 
        由于性需要修习,这就涉及到“智”的问题,所以下面又有关于智的论述。不过孟子这里所谓的“智”,不同于他平时所说的“是非之心,智也”,不是指良知判断,而是指经验认知。因为性的修习总是和人的认知活动联系在一起的,上引竹简在“道者,群物之道”一段后也说,“凡道,心术为主”,认为道虽然客观存在,但只有通过心才能认识、实践道,并进一步增长、培养性。这里的“心术”就是指心的认知能力,同于这里所说的智。孟子生活的时代存在着这样一种观点,认为智是不利于性的。所谓上古之世,“人虽有知,无所用之,此之谓至一”,“逮德下衰”,“然后去性而从于心,心与心识,而不足以定天下” (《庄子·缮性》),智本身是道德衰落的产物,它的过分运用导致人失去本性,故主张“去智与故,循天之理”(《刻意》),“以恬养知,知生而无以知为也”(《缮性》)。孟子则认为,问题并不在于智本身,而在于人们如何看待、运用智。人们之所以厌恶智,是因为有人穿凿附会,不从事物本身出发,如果能象大禹治水一样,根据水的习性采取相应的治理办法,“行其所无事”,那么智不仅不应该被反对,而且作用是非常大的,就好比了解了星辰的运行,其千年之内的日至可以轻易推算出来一样。可见,从事物本身出发,顺应事物的性才是运用智的关键所在。所以此章前后两个“故”字,虽然都是指“有为也”或“使为之也”,但在文义上又有所差别。前一个“故”字是对性而言,指对性的修习、培养;后一个“故”是对星辰而言,实际指其运行规律。今试将此章翻译如下: 
        人们所谈论的性,往往不过是指修习而已。修习需要顺于性的发展为根本,人们之所以厌恶智,是因为用智的人往往穿凿附会,[不从事物本身出发]。如果用智的人能象大禹治水一样,那么人们就不会厌恶智了。大禹治水,[顺从水的本性,采用疏导的办法],不有意多事。如果用智的人也不有意多事,那么智的作用就很大了。天极高,星辰极远,如果了解它们的运行规律,千年之内的日至,坐着都可以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