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秦洞庭郡略论
最新热门    
 
试探洞庭兵输内史及公文传递之路线

时间:2009-7-24 13:49:40  来源:不详
铭文,资水也是楚人南下五岭的重要水道。后世文献如《水经·资水注》、《方舆纪要》均载,从洞庭出发,溯资水而上,可达零陵。这也是秦朝沟通江汉与五岭的一条水路捷径。

五、结语

以上我们全面考察了里耶秦简牍涉及的交通路线问题,发现秦朝从迁陵出发,可经水、陆干道或间道,分别通往洞庭郡属下其它县邑及周边的巴、南郡、苍梧等郡。
1、迁陵通往洞庭郡、南郡的路线
从迁陵出发,有三条陆路通往南郡(穿越洞庭郡),分别是:①迁陵――(沅陵)――临沅――索――孱陵――江陵――销――鄢;②迁陵――零阳――孱陵――江陵;③从迁陵经酉水上游河谷北上,横穿夷、酉分水岭,由间道至夷水,再顺夷水而下至夷道,以达江陵。
从迁陵至南郡也有水路,其中,酉水――沅水――洞庭――江水――扬水――汉水,是从迁陵到南郡竟陵的主要水路。此外,澧水及各支流、夷水(清江)等水道,可与以上陆路相结合,共同构成迁陵与南郡之间的交通运输网。
简文中的邮路最北至南郡鄢县(起点),结合其它材料推测,从鄢北上经南襄隘道,可至宛县(南阳盆地)。由宛分途,一支向西北,经丹淅通道及武关,入关中内史,以达咸阳;或由鄢(宜城)西北的间道至汉中,再北上关中。由宛分出的另一支经方城缺口北上,分若干支,以达中原的阳陵、昆阳邑、轵(河内)等地。
2、迁陵通往巴郡的路线
从迁陵通往巴郡,多水陆并用,并横穿分水岭。即从迁陵向西,由横穿酉、乌分水岭的间道――延江水(即黔江或乌江)下游河道――江水(枳县以西)这条通道,至巴郡治所江州。此外,从酉水上游河谷或澧水支流溇水等间道北上,至夷水,再转向西,横穿夷、乌分水岭,也可至黔江下游,并与迁陵以西的间道相交。由此向北,经巴蜀以北栈道或巫巴山地的间道,均可通往关中内史。
3、迁陵通往苍梧郡的路线
从迁陵通往苍梧郡,既可经临沅、益阳,再顺湘水河谷这条干道南下五岭;也可经洞庭、湘、资、沅诸水及灵渠、离(漓)水等水道,运输军粮等物资通往苍梧及南越地区。
以上交通路线和站点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从内史、阳陵至洞庭、苍梧郡的交通运输网,秦朝政府靠此得以加强对湘西、五岭等南楚边地的控制。
从以上路线的连结点看,迁陵是秦朝设在湘西酉水流域的重要交通站点。此地既是沟通南楚与巴蜀的桥梁,也能南通五岭,北达夷水(清江)、峡江。从更大范围的交通背景看,迁陵是扼守秦朝“关中”西南边境的重要关口。据张家山汉简《津关令》载,函谷关、武关、临晋关、郧关、扜关这五关共同构成汉初中央王朝与诸侯国的弧形分界线。故有学者认为,这一内弧形成汉初的“关中”区域。它既包括了秦国故地“关中”(关中平原),也将此关中的后援地――巴蜀、汉中地区均囊括在内。因汉承秦制,加上汉初距秦不远,故推测秦代的“关中”与汉初形势大致相同。秦迁陵县正好位于以上弧形分界线的南端,是洞庭郡西境的重要关口要塞。
尽管迁陵位置重要,但将迁陵与里耶邮路里程检上的其它站点如索或临沅作对比,可知迁陵并非湘西北的交通中心。而沅水下游的索或临沅因与江陵、沅陵、临湘(长沙)三地距离大致相当,故为湘西北的交通节点和中心城邑。尤其在秦统一六国后,沅水下游的交通地位变得更为重要,于是索或临沅逐渐取代迁陵,成为沟通洞庭郡与巴、南郡、苍梧等郡的重要连结点,是当时沅湘一带最重要的交通枢纽。正是这一优势使索或临沅成为洞庭郡治的可能性较大。

[参考文献]

[1]       晏昌贵、钟炜.《里耶秦简牍所见阳陵考》[J].武汉大学简帛网,2005-11-03;参阅钟炜.《里耶秦简牍所见历史地理及相关问题》[R].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5).
[2]       史念海.《祖国锦绣河山的历史变迁》[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王育民.《中国历史地理概论》(上册)图9-2“秦代陆路交通干线”[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3]       黄盛璋编制.《历代度量衡换算简表》.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M]附录.科学出版社,1982.
[4]       晏昌贵.《张家山汉简释地六则》[J].江汉考古,2005,(2);参阅钟炜.《里耶秦简牍所见历史地理及相关问题》[R].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5).另参阅周振鹤.《秦代汉初的销县——里耶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