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没有相关教案试题
最新热门    
 
从籴粟记录看汉代对西北边塞的经营

时间:2009-7-24 13:49:42  来源:不详
[禾+旁][禾+皇]卌一石    (以上第二栏)

十月戊寅仓佐□□龙勒万年里索良(以上第三栏)(敦2108)[8]

与两枚额济纳简相比,这枚敦煌简有如下几点不同:首先,该简中作为卖主的索良被写在简文末尾;第二,粟和[禾+旁][禾+皇]的价钱也没有列出;第三,卖主是否已经得到卖粮的款项,在简文中也没有反映。尽管如此,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在我们所找到的约30例含有“[米+翟]”字的简牍中,绝大部分简文都没有记录卖主的身份,因此我们对边塞系统购买粮草的途径所知甚少,而上述两枚额济纳汉简和这枚敦煌汉简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线索。

这三枚简中所提到的卖主都居住在某个“里”中,都拥有一定数量的土地,应当属于定居在当地的农民,而不是戍卒或屯田卒。既然三简都登记了田地数量,那么,所籴粮食是否与田地数量有某种对应关系呢?简99ES16SF2:1中13亩田对应的粟为小石6石,平均每亩约0.46石;简99ES16SF2:3中187亩田对应的粟为小石26石,平均每亩约0.14石;简敦2108中粟和[禾+旁][禾+皇]两项合计,为197石,平均每亩0.73石,即使此处容量单位同样是小石,也远高于前两枚简的记录。根据这几组数字,目前还无法找到籴粟与田亩之间的对应关系。三简属于当地农民向官府出卖粮食(或粮草)的记录,则是可以肯定的。

汉代边塞防御系统的粮食来源,一为内地转运,二为屯田积谷,三为当地农民所纳赋税,[9]此外,还有一个重要来源,即从当地农民手中购买。官府向当地农民购买余粮这一事实表明,前来实边的农民不但得以安居,而且其生产还有一定的剩余。

早在汉文帝时,为了抵御匈奴对西北边郡的侵扰,晁错倡议募民实边。他认为从内地征发来的戍卒,每年一换防,对匈奴人的习性不了解,不如募民到空虚荒凉的边塞定居,当他们有了一定的家产和稳定的生活之后,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他们会奋起抵抗匈奴的侵扰,“家室田作,且以备之”,从而起到保卫边疆的作用。为了吸引民众前来边郡定居,晁错主张要先为他们创造最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包括设立城邑、建造房屋、提供衣食和农具等等,对移民“皆赐高爵,复其家。予冬夏衣,廪食,能自给而止”。[10]具体作法是:

臣闻古之徙远方以实广虚也,相其阴阳之和,尝其水泉之味,审其土地之宜,观其屮木之饶,然后营邑立城,制里割宅,通田作之道,正阡陌之界,先为筑室,家有一堂二内,门户之闭,置器物焉,民至有所居,作有所用,此民所以轻去故乡而劝之新邑也。为置医巫,以救疾病,以修祭祀,男女有昏,生死相恤,坟墓相从,种树畜长,室屋完安,此所以使民乐其处而有长居之心也。[11]

我们不知道当时移民的规模有多大,也不知道事先为移民建造城邑和居室的是服役的士卒还是另外征发徭役,但根据史书的记载可以肯定,晁错的建议确实得到汉文帝的采纳并得以实行。移民的衣食和农具可能都是从内地调运而来的——因为在募民实边的同时,晁错又提出入粟拜爵的建议,也被汉文帝接受。随着入粟拜爵政策的推行,大量粮食输往边塞地区,既为边塞地区的军事活动提供了补给,也为移民提供了物质保障。[12]

汉武帝时期的一系列军事行动,将西北地区大片疆土逐步纳入到汉朝的郡县体系中来,并不断迁来大批移民,大规模的屯田也迅速展开。[13]在边塞实行屯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就地解决军队的补给问题,节省从内地长途转运的费用,减轻百姓的徭役负担;更重要的是,有迹象表明,通过军屯开垦出来的土地,有的被转给移民,成为他们在边塞安居和进一步扩大生产的基础。汉武帝晚年,搜粟都尉桑弘羊等大臣曾奏请派屯田卒在轮台以东实行屯田,“田一岁,有积谷,募民壮健有累重敢徙者诣田所,就畜积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