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赫鲁晓夫、毛泽东与中苏
论毛泽东的史学理论贡献
毛泽东,赫鲁晓夫与中苏
毛泽东的“危机意识”与
中苏条约与苏联在远东的
浅论毛泽东伦理思想的核
杨昌济德性伦理观及对青
抗战时期毛泽东在全党普
试论抗战时期毛泽东的和
彩图说明──★图14  毛
最新热门    
 
毛泽东的历史观论纲

时间:2009-7-24 13:50:17  来源:不详
们把它当作整风文件看。”还说:“倘能经过大手笔写一篇太平军经验,会是很有益的。” 

  毛泽东高度重视历史具有的启示意义和借鉴意义。这是因为:第一,现实是历史的延续。毛泽东说:“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毛选》第534页)人类是带着历史的烙印走入现实社会的,又将带着现实的烙印走向未来。毛泽东在对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内在联系的把握上,一再强调“不能割断历史”。割断历史,就不可能了解现实社会的来龙去脉;而只要学习历史,就可以扩大我们的思维空间,可以对现实社会产生更深刻的认识,从而使我们的行为更符合实际,更有成效。所以,毛泽东说,我们“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毛选》第801页)。第二,历史是一座智慧宝库,它蕴藏着人类几千年的生产实践、管理实践以及政治、军事实践积累下来的极丰富的经验教训。毛泽东说:“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毛选》第534页)毛泽东本人堪称继承历史遗产的典范。在战争年代,他经常引用古代的战例来说明军事问题,如以“围魏救赵”的故事说明在抗日游击战中在根据地外围钳制敌人的必要性,以鲁齐长勺之战说明敌疲我打的方针,以楚汉成皋之战、新汉昆阳之战、袁曹官渡之战、吴蜀彝陵之战、晋淝水之战等说明在敌强我弱的条件下后发制人的意义。第三,历史是励己育人的教材。1967年,毛泽东在一封信中,向人推荐《战国策》中《触龙说赵太后》这篇文章,并说:“如果我们不注意严格要求我们的子女,他们也会变质,可能搞资本主义复辟,无产阶级的财产和权利就会被资产阶级夺回去。”这是从历史故事中引发出来的惊心动魄的告诫!至于历史上众多精英所焕发出来的忧国忧民和爱国爱民的精神、自我牺牲和奉献的精神、自强不息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正廉洁和勤政敬业的精神等等,更是世世代代教育和鞭策着后来人。学习和研究历史,正是为了熟悉这些历史教材,更好地运用这些历史教材,以史育人。 



  毛泽东的史学目的论,深刻地体现了对史学社会功能和社会价值的估量,又具体而微地体现了批判地继承的史学观。但在“文革”时期,“四人帮”歪曲史实,随意比附,搞什么儒法斗争的讨论,并大搞影射史学,葬送史学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把史学推向政治实用主义和庸俗化。这是对毛泽东史学目的论的严重歪曲和肆意践踏。但如果因此而怀疑或否定“古为今用”的原则,则是错误的。再说,史学既要考虑它的社会价值,同时也要考虑它的学术价值,即它的真实性、全面性和科学性。毛泽东说:要“给历史以一定的科学地位。”(《毛选》第208页)即要“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毛选》第801页)。史学的学术价值,是史学获得社会价值的前提。轻率的历史比附和有意制造的影射史学之类,是伪史学,没有任何学术价值,因而也就没有真正的社会价值。 

  
历史矛盾论和历史不断发展论


  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指出,“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一部矛盾运动史,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是社会矛盾运动的结果。他说:“社会的变化,主要是由于社会内部矛盾的发展,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阶级之间的矛盾,新旧之间的矛盾,由于这些矛盾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前进,推动了新旧社会的代谢。”(《毛选》第302页)毛泽东的这些论述,科学地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内因决定论,从而彻底否定了“民族优劣论”、“地理环境决定论”、“欧洲中心论”以及艾奇逊所说的“人口过剩论”等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外因决定论。毛泽东举例说:“许多国家在差不多一样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下,它们发展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非常之大。同一个国家吧,在地理和气候并没有变化的情形下,社会的变化却是很大的。”他说:“简单地从事物外部去找发展的原因”的思想,都是欧洲十七世纪和十八世纪的机械唯物论、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庸俗进化论和中国的“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形而上学观的反映(《毛选》第301-302页)。 

  毛泽东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