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反抗帝国主义的另一条道
另一种校史:文化校史
中学历史教学的另一种尝
中学历史教学的另一种尝
最新热门    
 
另一类考古学

时间:2009-7-24 13:50:21  来源:不详
进行了广泛的考察。他们研究冲积平原能否有发展农业的条件,因此注意平原上积石咸(论坛编者按:“石咸”当是“碱”字之误)问题。由这一考察,然后才注意到野生小麦的“表现”分布于冲积平原之外的高地,解决了麦类农作的起源问题。[3]麦雅当斯成为近代考古学大家,其著作《城市的中心地》(Heartland of Cities)已是区域考察的经典。[4]

美国西南考古方面,二次大战之后,韦利(Willey)在秘鲁的维鲁河谷(Vira Valley)进行了空中测量,涵盖遗址超过300余处。[5]墨西哥地区的考古,颇多是区域考察与遗址发掘互相配合的。例如,墨西哥低地的考古,区域考察针对着四项主题:一是农业发展的过程,一是聚落的形态,一是人口的结构,一是文化演化的过程。此中前三项都与生态情况有关,最后一项则可说是前三项的综合结果。因此,墨西哥低地的考古计划。十分注意搜集与研究生态的资料。[6]

在美国西南地区,二十余年前有一个西南人类学研究群,在西南地区进行多方面的综合研究。他们揭出的问题,包含遗址当地资源、遗址的形态,当地人群尽可能取用近处资源,若必须与周边人群有所交换,则成本几何。由这些项目看来,研究群是着眼于社区及社群的自给自足程度。于是,人口结构与人口变动,都是重要的变数。聚落的在地条件,例如地点、周边环境,也都是重要变数。资源与聚落分布,遂是互应的变数。[7]

以上三个地区的区域考察,各有其历史背景及研究理念,但几乎都注意到获取资源与聚落分布的关系,也由聚合之间的关系,研探复杂社会的形成与发展。这一研究方向,已是近代考古学的重要部门。苏秉琦先生指示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也可与这一研究方向彼此启发。为此,中国考古学的未来发展,可能也有必要在宏观方面,多作一些“找问题”的设计。
国学术研究的习惯,由三十年代开始,大致以史料学派为主,重归纳,而不多问问题。现在,资料的累积已到了不易驾驭的数量。若是我们不从“问题”上寻找方向,资料的增长,也仍不会帮助我们,不会使我们对古代文化的生存衰减,有更多的了解。

我不是考古学家。从古代文化研究的立场,我盼望考古学家提供不见于文献史料的资料,使我们对古人生活有比较晰的印象。

我希望考古学家找到更多的生态资料。从地质学与气候学,我们可以得到不少有用的资料。这两门学科的研究范围,正是年鉴学派所称长程的变化。年鉴学派认为政治史是历史长流表面的水纹,社会与文化的变化是人类历史的中程现象,而地理与地质的变化,则是长程的现象,变动缓慢,但是影响深远。可是,地质学与气候学上大地区的长程资料,于宏观的历史有其重要的意义,却并不容易联系一时一地的文化变迁。人类历史上的许多重要路程碑,还是必须与当时当地的情形直接联系。举一个例子,前面谈到的麦类农作的起源问题,两河流域是人类发展文明的一个重要地区。过去,大家一直以为肥腴的冲积平原,应是农业出现的摇篮。但是,在考古学家考察了两河平原与四周山地之后,发现麦类的近亲植物,分布于平原以外的山坡地带,而最早的定居聚落也在山坡地带出现。这一生态考古学的发现,改写了人类的文化起源理论。从同一现象讨论,中国地区稻作农业的起源,考古学上的据点,已有不少。如何解决这个稻作起源问题,似乎可从大规模考察稻类近亲的分布与稻类的生态双方下手,当可使已有的考古资料呈现清晰的意义。中国考古学报告,已包括了不少
生态资料。孢子与土壤采样,都经常见于发掘报告。考古学家何尝不可进行大范围的考察?

生态改变与生活方式的改变有密切关系。考古学家可从各种地区性考察的资料,获得发掘遗址来取得的线索。并以希腊半岛南端安哥奈(Argolid)地方法兰柱兹(Franchthi)洞穴的考古情形为例,证明生态资料的用处。此处是希腊延续时间最久的遗址,从距离二万余年到距离五千余年之间,都有人类活动的遗存。但是,除了这处遗址之外,南安哥奈地区,甚少其他遗址,而在法兰柱兹发掘的范围也相当小,只有一百米的聚落遗址曾经过发掘。从贝类的堆积分析,海水不断上涨,海岸线曾有改变。不过,单从贝类堆积层(贝冢),看不出文化演变的情形。但是,动植物遗存的资料,却相当有趣。动物方面,在距离七千年前,红鹿占百分之七十,野猪占百分之三十。距离七千年前开始,羊类占了百分之九十,此后又逐渐降低为百分之七十,而猪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