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可
试论中西方上古社会的平
事不孤起,必有其邻:蒙
“社会史论战”对于唯物
20世纪30年代关于奴隶社
俄罗斯社会转型的历史动
“历史‘重塑’中的得与
评周兴樑《关于近代中国
中国社会经济史面临的挑
晚清中国对西洋医学的社
最新热门    
 
社会史取向:新时期历史学研究的一把金钥匙——《历史研究》与社会史研究的勃兴

时间:2009-7-24 13:50:22  来源:不详
历史学在中国古代是显学,在20世纪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也是显学。这的确是历史学的荣耀,也是与我们悠久的文相称的。然而,在市场和商品经济决定一切的今天,历史学同其他人文学科一样从显学的位置上跌落下来了,而且还跌得很惨。前几年曾经困扰过史学界多年的所谓的“史学危机”,实际就是这种失落的具体反映。据
此,有人感叹中国的人文精神失落了,甚至斥之为文化的大倒退。作为一个史学从业者,我也曾经这样想过,积愤过,呼吁过。但多年过后,我原来曾经忧虑激动的心情逐渐趋于平静,想也彻底发生了改变。我相信很多人可能都会有我这样的心境。我甚至认为,如今历史学从显学的位置上跌落下来,可能是历史学的大幸。

  我之所以说出上面似乎有点危言耸听的话,并非想哗众取宠。因为,如果历史学继续保持所谓显学的地位,那我们可能永远不会理解真正的历史学或者说现代意义上的历史学。中国古代史学的发达的确令世人瞩目,具有中学知识水平的人都会知道:在几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有连续不断的文字的历史记录,三皇五帝咱们说不,可是最晚从春秋战国起,文字记载的连续性和可靠性就已经是毫无疑问的了。可仔细想想,这样的记录除了能够做一个精确的编年史和为政治家提供借鉴外,留给我们的其他信息实在太少,以至于我们很难搞清楚各朝代人口的数量和具体的生活状况,如人们的衣食住行、卫生、娱乐、交往、礼仪等等详细的情况,我们实在已很难了解,即使下一番辛苦的考证功夫,也未必能搞得清楚。中国的考据学发达,可能正是因为著史者只记录了所谓的大事,而忽视了那些关于柴米油盐的小事(惟一的例外可能是记载皇帝日常生活的起居注),给后来的考据家留下了无穷无尽的研究课题。

  20世纪50-70年代历史学的显学地位达到了极至,可也正是在这个时期,历史学的声誉遭到了前所未有的践踏。在今天看来一些稀奇古怪的论题,如曹操问题论战、清官问题论战、农民政权性质问题论战、批判胡适运动等,在那时却吸引了众多历史学者的参与,其讨论之热烈程度超过了人们的想像。而所谓的“五朵金花”更是象征着史学界的“空前繁荣”。但时过境迁,这些问题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遭到了人们的普遍质疑,甚至有学者把这些命题直接斥之为“假问题”,即虚假的学术命题。在很大程度上,这都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在当时特殊的意识形态背景下,这些问题的提出是有意义的,而且在这些虚假的学术命题后,学者们进行了某些有价值的学术探讨,有其弥足珍贵的学术内核(参见王学典著《20世纪中国史学评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应当肯定。然而,在扭曲的理论框架之下,附会、曲解、甚至歪曲和斧削历史是不可避免的。而充当政治的御用工具,如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直接成为“文革”爆发的引信,则更是背叛了历史学的宗旨。

  《历史研究》杂志(1954年创刊)是透视当代中国学术的一个窗口,其50年的历程折射了当代中国历史学怎样剥掉自身虚假的光环,怎样从政治中淡出,怎样脚踏实地回归到学术。这中间的契机,我想就是社会史研究方法的引入和社会史研究热潮的兴起。20世纪80年代后,《历史研究》基本迈入了学术研究的正常轨道。尽管由于特殊的原因,期间《历史研究》也发表过为数不多的非纯粹性的学术文章,但已明显看出,广大学者对政治性的学术已经没有兴趣了。事实上也正是如此,20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