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试论耶律楚材在蒙元时期
中国再婚制度的历史沿革
中国改革:历史与伦理的
文化专横与历史污秽——
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轨迹
世界霸权与印度洋(1) ─
世界霸权与印度洋(2) ─
欧洲历史格局变迁和欧盟
科举学:考试历史的现实
对欧洲扩张历史的再思考
最新热门    
 
历史岂容虚无——评史学研究中的若干历史虚无主义论

时间:2009-7-24 13:50:38  来源:不详
抹杀别个”,会使“他和自己一样的空无”。如果背离了这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不论出版单位和新闻媒体如何揠苗助长,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
 

          五
 
    从新时期史学研究中的历史虚无主义表现可以看出:历史虚无主义的宗旨就是虚无历史。虚者,模糊歪曲也;无者,抹杀消除也。历史虚无主义的根源是唯心史观和主观臆想,要害是混淆历史的支流与主流、现象与本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以树木的个别枯枝败叶(甚至是人为的枯枝败叶)否定森林。历史虚无主义者的“研究”不是以事实为出发点,不是全面、系统地掌握有关资料,把握历史事实的总和并阐明其内在联系,透过历史现象分析历史的本质和主流,揭示历史的发展规律,而是随心所欲地挑选零碎的历史事实加以涂抹或剪裁,凭主观臆断歪曲和否定历史。正如列宁所说:“在社会现象领域,没有哪种方法比胡乱抽出一些个别事实和玩弄实例更普遍、更站不住脚的了。挑选任何例子是毫不费劲的,但这没有任何意义,或者有纯粹消极的意义,因为问题完全在于,每一个别情况都有其具体的历史环境。如果从事实的整体上、从它们的联系中去掌握事实,那么,事实不仅是‘顽强的东西’,而且是绝对确凿的证据。如果事实是零碎的和随意挑选的,那么它们就只能是一种儿戏,或者连儿戏都不如。”历史虚无主义者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治史方法,就是凭借“零碎的和随意挑选”的事实,玩弄“一种儿戏”,甚至“连儿戏都不如”的闹剧。因此,这种“研究”了无新意,毫无学术价值可言,更谈不上科学创新。
    即使如此,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也不能低估。当前,由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严重曲折,西方敌对势力对社会主义中国“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依然存在;由于世界范围内的各种思想文化剧烈震荡,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和反渗透斗争激烈。在这种形势下,对于历史虚无主义更要提高警惕。因为它极易导致民族虚无主义和崇洋媚外,使人丧失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削弱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其后患不言自明。
    清代杰出思想家龚自珍有言:“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隳人之枋,败人之纲纪,必先去其史;绝人之才,湮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夷人之祖宗,必先去其史。”初闻龚氏话语近似危言耸听,细绎起来令人刻骨铭心。龚自珍通过对人类社会运动潮汐的观察,揭示出“去史”与“灭国”的关系。其中,“绝人之才,湮塞人之教”,即模糊人的思想,扰乱社会教育,是“去史”导致“灭国”的必然后果之一。联系“去史”的舆论在苏联解体中所起的亡党“灭国”作用,笔者由衷地钦佩龚氏的高瞻远瞩和真知灼见。
    苏联解体,原因固然很多,但“去史”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推波助澜危害甚大。苏联自上个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上有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和叶利钦宣布退出苏共的演说,下有大批崇尚“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政论家、作家和教授们连篇累牍的文章,他们遥相呼应,歪曲和否定列宁、斯大林开创的社会主义道路,攻击十月革命使俄国离开了“人类文明的正道”;歪曲和否定苏联共产党和苏维埃国家的历史,攻击苏联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迷误”;鼓吹无产阶级领导的十月革命不如资产阶级领导的二月革命,二月革命又不如斯托雷平改革。甚嚣尘上的“革命不如改良”声浪,使苏共广大党员和苏联广大人民在错综复杂、剧烈动荡的社会生活中茫然若失,不知所措。结果,信仰动摇了,信念丧失了。几年之间,建党90多年的苏共和立国70多年的苏联,便走向了分崩离析的境地。当带有镰刀斧头标志的红旗从克里姆林宫上空降落时,人们竟然无能为力,听之任之。苏联亡党亡国的惨痛教训,永远值得人们记取!
    人们常说:“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那么,容忍历史虚无主义者虚无历史,又意味着什么呢?答案不言自明。因此,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史学研究者,必须义无反顾地应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挑战。
    为了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史学研究者必须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提高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史学研究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增强综合国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历史智慧和精神动力

上一页  [1] [2] [3] [4] [5] [6]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