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试谈认识中国历史的范式
我所经历的20世纪中国社
宋元时期有关货币本质问
坚持用唯物史观认识和把
国家、市场、社会之间新
明清历史再认识的几个疑
试论历史认识的主体性
历史认识真理的界定及其
关于历史认识论的几点思
梁启超对史学认识论的探
最新热门    
 
我所认识到的唯物史观和中国社会史研究的联系

时间:2009-7-24 13:50:40  来源:不详
论战,一是70年代在长春举行的中国历史分期问题的讨论。50年代的中国社会史论战,是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口号号召下出现的。论战大体是一面倒的,是在“西周封建说”领导下进行的。虽然也有杂音,但声音不大。我大胆地写了一篇《关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几个问题》,提出汉魏之际封建说,但是战战兢兢的,生怕招来麻烦。




长春的中国社会史分期问题讨论会是在“四人帮”彻底垮台之后召开的,政治气氛宽松多了。当时分期说的主导思想是郭老“春秋战国之际封建说”,但“汉魏之际封建说”也敢发言。我就在会上作了关于“汉魏之际封建说”的发言。有位学者在会下就说:“这次会是西周封建说东山再起,魏晋封建说卷土重来。”可见这次会的宽松气氛。这位率直的好友,现在已不在人世了。



但大气候在变化。改革开放后,西方自然科学和技术不断涌向中国来,同时人文社会科学也涌向中国来。中国知识分子一向生活在闭塞圈内,一下开开门窗,看到外面一片新天地,什么都是新的。大家贪婪地吸收新东西。

我最早闻到的是新三论、旧三论。我没有深学过三论,我当时的感觉是:三论的内涵并没有超出辩证法。但我也感觉到我是不是对新思想、新东西不能接受了,落后于时代了。

今年4月3日在《光日报》“史学版”读到对《中国社会史论》一书出版座谈会纪要的整版报道,大标题是:“拓宽社会史领域,深化社会史研究”。读后非常高兴,高兴到非常兴奋而又多有感慨。我是学中国社会史的,看到中国社会史研究新硕果、新成就的问世,看到中国社会史研究队伍的壮大,自然高兴、兴奋。这也是很自然的。

但读后回思,又略有失落、失望之感。我逐渐意识到:研究中国社会史的理论、方法变了,研究内容的重点变了!辩证唯物史观不见了,法国年鉴派兴起了。社会生活,衣、食、住、行,宗教,家庭,风俗习惯等的研究多起来了,而社会形态、社会结构的研究萎缩了。

我不反对社会史研究要包括社会生活、宗教、家庭、风俗习惯等等,但我认为社会史研究的主流应该是社会形态史、社会发展史。我也不反对年鉴学派的理论、方法,因为它的理论、方法有些也符合辩证法。但我认为研究社会史的主要理论、方法应当是辩证唯物史观。研究社会史的主要方面应当是社会形态史、社会发展史

我在今年4月7日南开大学召开的一个学术研讨会上以“研究人类社会形态、结构及其发展规律是社会史的主流”为题,讲了如下的话:“我完全理解,也完全同意,社会史的内容是比较广泛的,人类衣食住行、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是社会史研究的内容。但我总认为社会经济——生产方式、社会结构、社会形态,才是社会史研究的中心内容、核心内容。这是研究人类社会总体的发展和人类社会总体发展的规律的。掌握人类社会发展总规律,发展方向,知道人类社会向何处走,这是社会史研究的主导面。掌握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主导面,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的主动性,为改造世界作贡献。对人类来说,这是最主要的科学,是最大的学问。社会史的研究方面,可以是多方面的,但社会经济的生产方式、社会形态是主要方面,是主。内容可以广;主,却不能丢。”

我在另外一个地方也说过:“在我看来,辩证唯物史观,乃是当代历史理论、历史方法论的最高水平。辩证唯物史观一点也不轻视精神、思想、心态等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作用。辩证唯物史观只是强调一点:物是‘根’,是第一义的。离开这个根,便不能深入认识历史客观实际。如此而已。现代西方历史理论,如年鉴学派、政治文化学派等,如我所知,最好的观点,是对历史要作总体的研究,重视历史各种现象,政治、文化、思想等相互关联和交叉关系的研究。但这些不过是辩证法从整体看问题,从发展上看问题,宏观、微观观点的实际应用。它们都包含在辩证法之内,而没有超出辩证法。”

现在,我还坚持这些认识。

但80年代以后,思想解放了,唯物史观却有点不时兴了,不被重视了。西方的新思想、史学的新理论、新方法进来了。大家抢先去吸收。

现在是新世纪刚刚开始的年代,那么展望一下,唯物史观在21世纪、在今后的命运将如何呢?我的认识是:

(一)在近期,随着自然科学和技术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