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全漢昇在中國經濟史研究
最新热门    
 
全漢昇在中國經濟史研究上的重要貢獻(上)

时间:2009-7-24 13:50:56  来源:不详
貿易〉、〈明代中葉後澳門的海上貿易〉、〈明代的銀課與銀產額〉、〈明清時代雲南的銀課與銀產額〉、及〈清代雲南的銅礦工業〉、〈再論明清間美洲白銀的輸入中國〉、〈明中葉後中國黃金的輸出貿易〉、“Trade between China, the Philippines and the America during the 16-18th Centuries,” “The Chinese Silk Trade with Spanish America from the Late Ming to the Mid-Ch’ing Period”。這些著述大大地增進了我們對於明清幣制形成的認識。
據全先生多年研究結果,明清時代銀銅複本位之所以能相當順利地運行,是由於銀和銅這二種幣材的供給大為增加的緣故。先就銀的供給來說,國佞銀礦產額對於貨幣用銀的增加,自有貢獻。其中最主要的銀礦是雲南銀礦,從明代中葉到清代中葉,每年產量可能在三十餘萬至四十餘萬兩。但是,當時銀的主要來源是國外,而不是國內;美洲和日本的銀產,尤為重要。自從十五世紀末十六世紀初西方人發現新大陸和東方的新航路後,歐洲海上強權紛紛在美洲和亞洲掠奪殖民地。西班牙人首著先鞭,於十六世紀上半十六世紀上半征服中南美洲的墨西哥、秘魯(Peru)、和玻利維亞(Bolivia)一帶,又於1565年自墨西哥出發,佔領了菲律賓,而成為一個跨越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上大帝國。他方面,從十三、四世紀開始,已有中國商船往來南洋各地,並有不少華人聚居菲島。西班牙人佔據菲島後,中菲貿易大量展開。中國與美洲間的貿易也通過菲律賓而快速發展起來。當時菲島生產落後,在那裡統治的西人生活必需品(如糧食)以至軍需用品,都要靠華僑商人供應。中國絲貨更為菲島及美洲西人所喜好。中國商品(特別是絲貨)於是大量往菲島輸出,大部份絲貨更以大帆船從菲島輸往美洲。為購買中國貨物,西班牙人找不到適合的貨物來交換。但是他們有一項產品,中國人都樂意於收受,那便是西屬美洲出產的豐富白銀。這樣一來,隨著中菲貿易的進展,每年都有大批白銀從美洲經菲島輸入中國。據全先生觀察,初時每年僅數十萬銀元,十六世紀末葉超越百萬元,到了十九世紀增至二百萬元以上,十八世紀每年更高達三、四百萬元,到了十九世紀初期減至一百五十萬元。他的估計從1517至1821年的二個半世紀期間,約有二萬萬銀元自美洲經菲律賓流入中國。
其之,與西班牙人爭雄海上的葡萄牙人於1557年佔領澳門。葡人以澳門為據點,也積極開展中外貿易。他們向中國大量收購絲貨、棉布、瓷器……等,分別往三個方向輸出,以謀鉅利。第一,往西運至葡人在印度的根據地果亞(Goa),一部份更轉運至歐洲。第二,往北運至日本長崎。明末倭寇為患,中國政府禁止日本通商,葡人趁機充中日貿易媒介,以滿足日人對中國貨物的需求。第三,也往南運至菲律賓。結果,大量白銀也不斷地由這三個方向流入中國。十六、七世紀之交,日本為世界上僅次於美洲的盛產白銀之地。據估計葡船當時運往長崎的中國貨物,每年約值一百萬兩以上,稍後有時甚至高達二、三百萬兩。
十八世紀以至十九世紀早期,英、美、法、荷諸國也載運大量白銀到中國,以購買絲、茶等產品。英西東印度公司輸華白銀數量更居魁首。十八世紀後半,廣州一地每年輸入白銀達四、五百萬銀元之多。據摩爾斯(H.B Morse)估計,由1700至1830年期間,廣州一地淨輸入白銀約共四萬萬銀元;再加上其他港口的輸入,總數當在五萬萬元左右。
現在再看銅的供給情形。明代銅產不盛,鑄錢遠較前代為少(元朝除外)。十五世紀紙幣停止流通後,用銀多於銅錢。有清一代,不但白銀日多,銅錢流通數量亦大為擴張。清初鑄錢用銅,多從日本進口,稱為洋銅。從十八世紀早期開始,清政府積極發展國內銅礦,雲南銅礦產量扶搖直上。雍正朝(1723-1735)前期,每年產量從一百萬斤增至四百萬斤。從乾隆五年(1740)到嘉慶十六年(1811),年產大多維持在一千萬斤以上。銅產豐富,足以滿足全國鑄錢的需要。十八世紀到十九世期早期,銅錢流通額持續大量增加,白銀流通額並駕齊驅。銀銅複本位制,可說已發展至成熟境地。




[1] 何茲全,〈東晉南朝的錢幣使用與錢幣問題〉,《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14本(1939)。
[2] 彭威信,《中國貨幣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頁214。
[3] 參閱王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