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宋徽宗角色错位的来由
最新热门    
 
宋徽宗初年的政争——以蔡王府狱为中心

时间:2009-7-24 13:51:20  来源:不详
》卷77《宗室》中。然
而由于江公望主张“一切包容”,疏中竟无邓铎的姓名,只说他“有不顺之语”
。30至于其“犯罪”事实及处理经过,均一概省略。现纠集零星记载,也仅知以
下数端。
  一、此案发生于元符三年(1100)九月,蔡王刚迁居外第,府中书吏邓铎对
蔡王可谓“忠”心不二,明知已无可能,竟自称并亲笔写下9 个大字:“随龙人
、三班借职邓铎”,31确有图谋更换帝王、拥立蔡王为帝之意。殿直刘况不知是
朝廷安插在府中的密探,还是府中发生内讧。他在建中靖国元年(1101)七月,
将邓铎告发。此情不免引起徽宗对往事的回忆,他肝火大动,立即下令逮捕邓铎
,并亲自下诏彻底追查。由此也可看出,此案并非小事。
  二、蔡王府狱由开封府推官吴师礼奉诏“主治”,但他并未一查到底,而是
大事化小。“狱成,不使一词及(蔡)王;吏虽有死者,亦不被以指斥罪。”32
邓铎尽管被处以极刑,据说徽宗对如此追究此案仍不满意。“上颇以狱词平反太
过,盖法官不肯以指斥切害之罪罪之也。”33然而吴师礼未受影响,反倒升任右
司谏。

三、江公望被解职是由于“极言论救”。34给事中朱绂“亦坐缴奏,出知寿
州(治今安徽凤台)。”35左司谏刘正夫的态度与江、朱完全相同,但他的劝导
居然使徽宗“感动,解散其狱,待蔡王如初。”他对刘正夫说:“兄弟之间,人
所难言,卿独能及此,后必为公辅。”36一种态度、两种结果,或许正是徽宗内
心深处极其矛盾以致犹豫不决的反映。从感情上说,惩处蔡王最痛快;从理性上
说,大事化小才明智。难怪“徽宗虽出(江)公望,然颇思其言,止治其左右。

  四、称徽宗“待蔡王如初”,亦非事实,至多只是故作姿态而已。蔡王虽“
诏令赴朝参如故”,但徽宗“勒令勤读”,37并加强监控。御史中丞席旦“以蔡
王见疑,因而挤之。”他“纠其私出府,请推治官吏。”38崇宁元年十一月,徽
宗宣谕宰辅:蔡王“痛引前咎”,“亦渐向学”。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博得大
臣的好评:“陛下以天地之度,笃兄弟之义。”其实,蔡王“数违义训”。39
  七、蔡王集团解体
  徽宗初年,以蔡王为中心,以朱太妃为后台的政治集团的彻底崩溃,可以崇
宁元年(1002)二月朱太妃去世为标志。至于其分崩离析之势,则开始于徽宗即
位后。
  就内廷而言,蔡王集团的最大干将莫过于都知梁从政。韩忠彦等上奏:“从
政意在党附章惇,今乃在君侧,理所未安。”40建中靖国元年三月,梁从政被解
职,与外任宫观。其罪名是:“佐佑章惇。”41至于蔡王本人,在蔡王府狱后,
更是心灰意冷,讲究实际,过着极其堕落的生活。他“与本位使臣等穿邸第后墙
,不冠带,私出宫门,步历廛市,与宗室相见饮酒,买宗女为妻。” 据说,徽宗
由于“笃于友爱,不忍致法于(蔡)王”,"已诏有司,更不根治。"其真实原因
并非“笃于友爱”,或许倒在于蔡王生活越堕落,对其皇位越不会构成威胁,完
全可以听之任之。蔡王“出入有从行之卒,垣墙有擅穿之吏,饮食有请召相见之
人,邸第有提按监临之官。”这些官吏均为朝廷指派,徽宗是否有意引导蔡王荒
淫,也未可知。蔡王物质生活富有,精神生活空虚,在花天酒地的生活中短命。
崇宁五年三月,蔡王死去,年仅24岁。徽宗“辍朝七日”、“四临其丧”,42只
是行礼如仪。所谓蔡王集团,更是烟消云散。
  就外朝来说,徽宗即位后,章惇集团即四分五裂。蔡卞一再在徽宗、向太后
近前“斥(章)惇定策事”,并表白:“元不曾商量。”曾布进谏:“卞与惇为
死党,今相失,故讦扬如此。”蔡卞力图划清界线,已无济于事。他在元符三年
五月即被解职,早于章惇。安惇的态度比蔡卞更积极, 大有与章惇决裂之势。他
“闻禁中有此议”,当即向徽宗表示:“欲率台中击章惇,且云俟祔庙后。”徽
宗怒不可遏:“当击则击,何禀之有?此岂是奏禀事!” 安惇“更无语,亦唯喏
,面赤而去。”他在当年四月即被解职,又早于蔡卞。与北宋后期政局反复,犹如
翻烧饼一般有关,当时士大夫大多“反覆不常,唯利是附。”最典型的人物是杨
畏,“昔人谓之杨三变,今(人)谓之杨万变。”最“经典”的语言是:“东也
是吃饭,西也是吃饭”;“姓张的来管着,是张司空;姓李的来管着,是李司空
。”43蔡卞、安惇这类变色龙出现于徽宗时期,不足为奇。元符三年九月,章惇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