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雍正帝杀子辨疑
日本的雍正研究
从“戏说乾隆”到“胡说
《雍正王朝》是历史正剧
最新热门    
 
雍正癸丑苏南大疫: 烂喉痧流行的开始?

时间:2009-7-24 13:51:22  来源:不详
乃咸丰和光绪时的传抄本,但萧显然不是叶桂那类可以托名取重的人物,而且光绪二十九年传钞该书的钱雅乐曾在所撰的跋中指出:“下篇‘冬温’二字,宜作‘风温’读,方云合法。……彼时叶天士未出,无怪其混淆指鹿。”[ ]因此该书所述的撰著年代应该基本可靠。该书上卷专论“疫痧”,从其所述的症状来看,当属烂喉痧无疑。现摘录其中部分较为典型之论述,以供判断:“迩来,痧疹与前大不相同。或发一村,或染一家;不发则已,发则连床并榻,老幼无遗,更有邻里亲戚交相飞染。(不发则已……交相飞染:咸丰本无——校注)”“初起发热咽疼,有通身肤赤如锦纹者,有通身紫黯如红霞者,有发而不出者,有发而不透者,有发而不退者,有上浆者,有发泡者,有肤烂者,有神昏谵语者,有吐、痢、鼻衄者,有毒发两颐,有咽喉肿烂者,有唇焦舌黑者,有口中臭秽者,有早发而夕毙者,有二三日失治而致死者,有重病用轻药不救者,有掣肘于医家、病家不敢用重剂而莫挽者。如斯恶候,夫岂冬温所致耶!”“疫痧之邪,不由肌表而入,却由鼻窍入胃,所以郁而后发。发即便壮热,咽疼,肌肤红赤。”“疫痧火邪烁肺,毋论轻重,无不咽喉作痛者。”[ ]

书中所未明言该病多发于何时,但从一再指出该病之邪非风非寒,不可以冬温法治之,和前引钱雅乐跋中所说的作者对冬温和风温有些混淆来看,该病发病季节应与冬温和风温一致,而风温和冬温分别多发于春冬两季[ ]。这样,烂喉痧的一些特征,“疫痧”已基本具备。疫痧这一具有较强传染性的疾病,在当时似乎是一种较为新见的疾病,作者在自序中就言:“疫痧一证,亦自昔无传。后之医者,亦无处推求病本。见其身热、咽痛、红点隐隐,不得不借冬温痧为准则。疫痧之误认冬温痧(此后咸丰本有‘而死’二字)者,亦已久矣。”后在《凡例》中又说:“疫毒痧疹,古无其症,罕有其方。目下疫痧盛行,既有其症,苦无其法。予也深思其故,而不可得。一日南窗静坐,检阅《瘟疫全书》,(咸丰本作‘近来疫痧盛行,苦无治之,一日余读《温疫论》’)见其症,有内症、有外症、有不内不外症。立三消饮,以之消内、消外、稍不内不外,投之无不效。因悟疫痧初起有表症、有里症、有半表半里症,将河间先生双解散表里兼治之方,加减酌定,名曰表里解毒汤。以之解表、解里、解半表半里,亦投无不效。”[ ]其所谓的近来或目下,从其撰书的时间看,应为康熙末到乾隆初这一段时间。该书定稿于乾隆八年,根据作者的说法,六年到八年正是城乡疫痧交相飞染之时,作者在书中对烂喉痧准确而细致的描述,无疑正是其多年临床观察所得。不过,疫痧的出现应该在作者写作此书之前,不然写作动机便无从着落,从该书草创于康熙五十九年,粗成于雍正七年这点看,疫痧在康熙后期,即十八世纪初就已在江南存在,而康熙五十九年和雍正七年前后,可能就有疫痧在当地的流行。据民国《太仓州志》的记载,雍正六年三月九日午亥,“有黑气如匹布从东南至西北,良久方散”。七月三日,“有白气如匹布,是年疫”[ ]。从这则记载的语气表明,疫情应发生在七月以后,很可能在冬季,故是疫痧流行的可能性不小。

参 考 文 献

1 广东中医学院主编. 中医喉科学.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1:43.
2、34 王季午主编.中国医学大百科全书·传染病学.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5:95、102、564、582.
3 范行准.中国医学史略. 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6:247;余永燕.烂喉痧(猩红热)病史考略.中华医史杂志,1998,28(3:157~158.庄树藩主编.中华古文献大辞典·医药卷.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180.
4 唐迎川.烂喉丹痧论.见唐笠山.见吴医汇讲.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4:34.
5 李纯修.烂喉痧论. 唐笠山.见吴医汇讲.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4:101.
6 范行准.中国医学史略. 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6:247.
7 余云岫. 猩红热旧说之回顾. 新医药. 1934,2(2、3).
8 余云岫. 猩红热与中国旧医学. 中华医学杂志. 1941,27(5):5.
9 陈方之. 急慢性传染病学. 上海:商务印书馆,1946:102~104、243~246;中国猩红热简史.医学史与保健组织. 1957,(2):102~105.
10 陈胜昆. 中国疾病史. 台北:自然科学文化事业公司,1984:40.
1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