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以历史眼光剖析墓葬,藉
流亡:“谋食”、“谋道
汤因比“黄河文明起源说
西汉黄河水患频发与防治
孔子何以赞美《齐风·猗
论现代人类起源地与人类
屏障黄河文化的万里长城
 陆游小楼 何以纷争四年
康有为何以采取 儒表西
隋朝 国富 何以“民穷”
最新热门    
 
何以黄河在东汉以后会出现一个长期安流的局面

时间:2009-7-24 13:53:35  来源:不详

——从历史上论证黄河中游的土地合理利用是消弭

 

提起黄河,人人都知道它在解放以前是一条灾害性很严重的河流,经常闹漫溢、决口、改道。这是历史事实。但从整个历史时期看来,黄河水灾的频率与严重性并不是前后一律的。我在1955年5月为中国地理学会所作的一次题为《黄河与运河的变迁》的讲演词①里,已着重指出了这一点。在那篇讲演词里,我把从有历史记载以来直到解放为止全部黄河历史,分成以前和五代以后前后二期,指出黄河在前期决徙次数并不很多,基本上利多害少,只是到了后期,才变成决徙频仍,有害无利,并且越到后来闹得越严重。同是这条黄河,为什么前后

-----------------------

    ①  载《地理知识》1955年八——九期。

 

情况大不相同?我把原因归之于整个流域内森林、草原的逐渐被破坏,沟渠、支津、湖泊的逐渐被淤废。直到今天,我还认为这种看基本上不错。可是尽管不错,却解决不了黄河史上一个很突出的问题。这个问题是:自有历史记载以来的几千年内,黄河的灾害并不是一贯直线发展,而是中间有过一个大曲折的;森林与草原既然在逐渐被破坏,沟渠、支津与湖泊既然逐渐在被淤废,那末黄河的灾害按理应该是一贯直线发展的,何以会中间出现大曲折呢?在那篇讲词里,我只是含糊笼统地说河患前期少而后期多,所以乍听起来,似乎并不存在什么问题。可是只要我们把前后二期黄河的决溢改道稍稍具体排比一下,马上就可以发现:前期的灾害诚然比后期少,但在前期本身范围内,显然并不是越到后来闹得越凶。那末又是为了什么呢?说老实话,当时我并不能解答这一问题。

    现在让我们先把唐以前即前期黄河决溢改道的具体情况叙述一下。在这一期中,又可以分为三期:

第一期,从有历史记载即殷商时代起,到以前。在这一千几百年的长时期内,关于黄河决溢改道的记载很少。商代屡次迁都,过去有人认为与黄河决溢有关;实际上这只是一种推测,并无充分论据。西周时代,也并没有这方面的记载。春秋时代有一次改道,就是周定王五年那一次①,通常称为黄河第一次大改道。战国时代溢了一次②。决了三次③; 而三次决口都不是黄河自动决,都是在战争中为了对付敌人用人工开挖的。这时期河患记载之所以如此之少,一方面应该是由于上古记载缺略,一方面也是由于那时地广人稀,人民的耕地居处一般都选择高地,虽有决溢不成灾害之故.再有一方面也不容否认,那就是其时森林、草原、支津、湖泊还很多,事实上在一般情况下,也确乎不会轻易决口改道,除非是遇到特大洪水。

--------------------

    ①见《汉书·沟洫志》。   

    ②  见《水经济水注》引《竹书纪年》。

    ③  见《水经河水注》引《竹书纪年》;《史记.赵世家》肃侯十八年,惠文王十八年。

 

    第二期,西汉时期。从汉文帝十二年(公前168年)起到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