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以历史眼光剖析墓葬,藉
流亡:“谋食”、“谋道
汤因比“黄河文明起源说
西汉黄河水患频发与防治
孔子何以赞美《齐风·猗
论现代人类起源地与人类
屏障黄河文化的万里长城
 陆游小楼 何以纷争四年
康有为何以采取 儒表西
隋朝 国富 何以“民穷”
最新热门    
 
何以黄河在东汉以后会出现一个长期安流的局面

时间:2009-7-24 13:53:35  来源:不详
p;到了秦与西汉时代,这二区的土地利用情况就发生了很大变化。
秦与西汉两代都积极地推行了“实关中”和“戍边郡”这两种移民政策。“实关中”的目的是为了“强本弱末”。所谓“本”就是王朝的畿内,即关中地区;把距离较远地区的一部分人口财富移置到关中,相对地加强关中,削弱其他地区的人力物力,借以巩固封建大一统的集权统治,就叫做“强本弱末”。“实关中”当然主要把移民安顿在关中盆地,但有时也把盆地的边缘地带作为移殖目的地。例如秦始皇三十五年徙五万家于云阳①,汉武帝太始元年、昭帝始元三年、四年三次徙民于云陵②,云阳和云陵,都在今淳化县北,即已在泾水上游黄土高原范围之内。“戍边郡”就是移民实边,目的在玥固边防。当时的外患主要来自西北方的匈奴,所以移民实达的主要目的地也在西北边郡;所包括的地区范围至为广泛,黄河中游全区除关中盆地、汾涑水流域以外都包括在内,黄洞上游、鄂尔多斯草原和河西走廊地带也都包括在内,而其中接受移民最多的是中游各边郡和上游的后套地区。
-----------------------
①  见《史记·秦始皇本纪》.
②  见《汉书·武帝纪》、《昭帝纪》。
 
    秦汉两代“戍边郡”的次数很多,每次规模都很大。秦代是两次:
    第一次,始皇三十三年,蒙恬“西北斥逐匈奴”,“取河南地”,“筑四十四县”,“徙適戍以充之”①这次移民历史记载上虽没有提到人数,既然一下子就置了几十个县,想来至少也得有几十万。所谓“河南地”应该不仅指河套地区即当时的九原郡,迤南的陕甘北部即当时的上郡和北地二郡也应包括在内.其时蒙恬统兵三十万,负责镇守北边,即经常驻扎在上郡。
    第二次,始皇三十六年,“迁北河榆中三万家”②。“北河”指今河套地区的黄河,榆中指套东北阴山迤南一带。
这两次移民实边规模虽大,对边地的影响并不太大.因为始皇一死,蒙恬即被杀,接着就爆发了农民大起义,“诸秦所徙適戍远者皆复去”,匈奴“复稍度河南,与中国界于故塞”③。但也不会毫无影响。因为“复去”的只限于“远者”,可见適戍在较近处的即未必复去。  
-------------------------  
    ①  见《史记·始皇本纪》、《匈奴列传》。四十四县本纪作三十四县,此从《匈奴传》、《六国年表》。
    ②  见《史记·秦始皇本纪》。
    ③见《史记·匈奴列传》。
 
    此后约四十年,汉文帝听从了晁错的计议,又“募民徙塞下”。这次是用免罪、拜爵、复除等办法来劝募人民自动迁徙的,所收效果可能相当大,因而“使屯戍之事益省,输将之费益寡”①。其时汉与匈奴以朝那(今甘肃平凉县西北)、肤施(今陕西榆林南)为塞,此线之南,正是泾洛上游和山陕峡谷流域。
    此后又四十年,汉武帝元朔二年,卫青复取河南地,恢复了秦代故土。就在这一年,“募民徙朔方十万口”②。此所谓“朔方”,亦当泛指关中盆地以北地区即后来朔方刺史部所部上郡、西河、北地、朔方、五原等郡,而不仅限于朔方一郡。
    此后元狩三年又徙“关东贫民”于“陇西、北地、西河、上郡”,“及充朔方以南新秦中,七十余万口”③。元鼎六年,又于“上郡、朔方、西河、河西开田官,斥塞,卒六十万人,戍田之”④。陇西郡辖境相当渭水上游西至洮水流域,北地郡相当泾水上游北至银川平原,西河、上郡相当北洛水上游及山陕峡谷流域。“新秦中”含义与“河南地”略同。
    此外,元狩五年又曾“徙天下奸滑吏民于边”⑤,很可能有一部分被迁到黄河中游一带。天汉元年“发谪戍屯五原”⑥,五原郡辖境相当今河口镇上游包头市附近的黄河两岸。
这么许多内地人民移居到边郡以后,以何为生?可以肯
------------------------
①  见《汉书·晁错传》。
②  见《汉书·武帝纪》。
③  见《汉书》武帝纪、食货志。《本纪》在“上郡”下又有“会稽”,疑衍。
④ &n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