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華夏邊緣的漂移:誰是羌
最新热门    
 
華夏邊緣的維持:羌族歷史記憶

时间:2009-7-24 13:54:06  来源:不详
在「羌族」中,漢語和母語成為若即若離的兩種認知體系,也反映在以這兩種語言表達的族群自稱上。各地羌族都以漢語自稱「羌族」,以將自己區別於漢族、藏族、回族或彝族。但是,「羌族」原非一個族群的自稱族名,而是漢族給予他們的族名。許多村寨裡的甚至城裡的「羌族」告訴我,他們是在解放之後才聽說過「羌族」這名稱。北川的青片地區有些老年人,至今一直弄不清礎自己是藏族還是羌族。另外,黑水人究竟應是藏族還是羌族,這問題在羌族與黑水人間都有爭論。

 

    若以當地母語自稱,羌族有許多對「我群」的稱號,來稱呼本村本寨或本地區、本民族的人。在地方上他們以本溝、本寨名自稱:如小姓溝埃期村一組的人自稱「背基」,二組的人自稱「背哈」,三組的人自稱「潔沙」,三個組的人對外自稱是「美茲不」。

以母語稱「本族的人」,茂縣到汶川一帶的羌族自稱「瑪」或「爾瑪」,理縣地區羌族自稱「爾瑪」,松潘地區羌族自稱「日麥」,事實上,因為各地語音的細微差異,上述的瑪、爾瑪與日麥只是無數發音類似稱號的代表。因此,雖然語言學家告訴我們瑪、爾瑪、日麥是同一語言的方言變化,但是各地羌族的確自稱不同。而且,在不同時代、不同地區、不同人群中,瑪、爾瑪、日麥的範圍都有些差別。譬如,一個松潘小姓溝的羌族青年告訴我,從前他們只知道「日麥」是小姓溝的人:至於其它地區,他們稱松坪溝的人為「拘泥部」,黑水的人為「赤部」,紅土的人(熱務溝藏族)為「茶乎」。

 

沿赤不蘇河由上而下的維城到沙壩問,有許多溝中的寨子。這兒許多老一輩羌族都說,從前「瑪」就指的是本溝各寨的人:沿河以上各溝各寨的人都是「赤部」(有野蠻人之意),沿河以下各溝各寨的人都是「而」(漢人)。於是,自稱「瑪」而稱下游三龍人為「而」的洼底人,在自稱「瑪」的三龍人眼裡則是「赤部」。以土語自稱「爾勒瑪」而被下游洼底、三龍人稱作「赤部」的黑水人,則大多數認為只有黑水人是「爾勒瑪」:漢語的意思就是「藏族」。他們認為「赤部」是指更西方的嘉絨藏族,赤不蘇的人是「啷」(半漢人),沙壩以下的人都是「而」(漢人)。在有些漢化深的地區,如鎮平、鎮江關及北川大部分的羌族地區,一般人只知道他們是「羌族」,不知道還有其它的自稱族名。目前,大部分的羌族都將瑪、爾瑪、日麥等同於羌族。顯然對於羌寨的人來說,瑪、爾瑪、日麥的範圍,隨著他們涉及外界的族群關係漸廣,隨著因此產生對人群分類的新看法,而有擴大的趨勢。(3)

————————

(3)  譬如,一個埃期溝的青少年跟我說,他從書中得知台灣也有「日麥」;他指的是台灣原住民。以「日麥」稱所有住在山上的人,這可能是「日麥」最新、最大的指稱范圍。

 

宗教信仰舆風俗習惯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