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韩愈日常生活研究-唐贞
50年来的中国近代文化史
关于国民党新军阀形成及
近百年来的中国哲学史研
20世纪中国古代财政史研
本土资源与外国史研究
从越南俗文学文献看敦煌
《姑妄言》的发现与研究
文化人类学用于史前研究
对后文革时期中国近代史
最新热门    
 
汉史研究中的几个重要问题新探

时间:2009-7-24 13:54:14  来源:不详
东薄海,为齐、赵国;自陈以西,南至九疑,东带江、淮、谷、泗,薄会稽,为梁、楚、淮南、长沙国:皆外接於胡、越。”“汉独有三河、东郡、颍川、南阳,自江陵以西至蜀,北自云中至陇西,与内史凡十五郡,而公主列侯颇食邑其中”;汉武帝虽然削弱了“分封”,强化了“郡县制”,可是并没有“废分封”。注意:秦代是“废分封”,实行清一色的“郡县制”,汉代只是将“分封制”降为了国家的辅助政体,而将“郡县制”作为了基本政体。现在,有种错误的观点,认为“郡县制”是秦代的政体,这是不对的。事实上,“郡县制”是战国时期的产物,战国后期六国的政体几乎都是“郡县制”占主导地位。而且,“郡县制”的发明权也不是秦,秦是将“郡县制”推向了极端,将其当作了国家的唯一政体。所以,汉代的根本政体并没有“承秦制”。思想上,秦是“罢黜百家独尊法术”(这里的“法”,特指“申、商、韩”),西汉初是“黄老之治”,武帝时期是“崇尚儒学”。注意:汉武帝并未“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更不是“汉承秦制”。2、西汉初,虽然在治国的一些大问题上有“汉承秦制”的现象,如萧何依秦律制汉律,保存了“妖言罪”、“挟书律”等,可是未得到贯彻,并很快被纠正了。因为西汉初是“黄老之治”,“黄老之治”在治国的指导思想上强调“无为”,汉律中的“严刑酷罚”与此精神相左。惠帝和吕后时两次除“妖言罪”、“挟书律”(30),文帝除“肉刑”(31)。秦代重用酷吏,汉武帝时也重用酷吏,这一点极相像。但不要忘了:秦代的官吏几乎都是酷吏,汉代则非。汉武帝乃至汉代都“举孝廉”,“举孝廉”出身的官吏不是酷吏,非《公羊》出身的官吏也都不是酷吏。并且,汉武帝晚年对其这一错误是有认识的,立了“思子祠”,表示对太子的追悔;族了江充、刘屈髦等“巫蛊”首恶;还下“罪己诏”自我检讨;临终托孤给非儒吏出身的霍光等,表示了对酷吏和儒臣——《公羊》出身者的不信任等。3、汉代在治国的根本问题上都与秦不同。思想上,汉武帝以后的主导思想是强调“以孝治天下”,即一种“德治”;秦代“严刑重罚”,是“术治。”政体上,汉代始终强调“同姓王分封制”的积极作用,一直将其作为一种政体予以保存;秦代则彻底“废分封”,将“郡县制”作为唯一的政体。经济上,汉代轻徭薄赋,予民休息,武帝时虽有“暴敛”的情况,可是能很快予以纠正;秦代一直是苛捐赋役繁重,民不聊生。所以,“汉承秦制”只在一定意义上或在治国的次要问题上是可以讲的,但在治国根本问题上是不能讲的。

注:

(1)(3)(4)武汉师范学院历史系《简明中外历史词典》编写组:《简明中外历史词典》,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年9月第1版,第403页;第403页;第403页。

(2)(16)(18)(19)(25)(26)(27)《史记》:《项羽本纪》;《儒林列传》;《太史公自序》;《袁盎、晁错列传》;《酷吏列传》;《乐书》;《平准书》。

(5)《新华字典》,商务印书馆,1957年6月第1版,第619页。

(6)孙景坛:《关于宋代的历史定位及总体评估新探》,《南京社会科学》2004年第8期。

(7)孙景坛:《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子虚乌有》,《南京社会科学》1993年第6期。

(8)(13)孙景坛:《董仲舒的《天人三策》是班固的伪作》,《南京社会科学》2000年第10期。

(9)孙景坛:《“五·四”批孔献疑》,《南京社会科学》1999年第8期。

(10)孙景坛:《班固董子思想献疑》,《岭南学刊》2001年第6期。

      孙景坛:《孙景坛评点〈汉书·董仲舒传〉,昭示班固作伪》,

      http://www.confucius2000.com/writer/sunjingtan.htm

(11)(14)(15)(28)(30)(31)《汉书》:《董仲舒传》;《匈奴传》;《楚元王传》;《五行志》;《惠帝纪》和《高后纪》;《刑法志》。

(12)孙景坛:《汉武帝“罢黜百家”不是学术谎言吗?——答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秦汉史专家张进教授》,

              http://www.confucius2000.com/admin/list.asp?id=1711

(17)孙景坛:《汉武帝确有“罢黜百家”吗?——答南京市委党校管

 << 上一页  [11] [1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